□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如果不是因為簽署了器官捐獻協議書,我的女兒可能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很感謝這段時間碰到的所有的人,尤其是器官捐獻協調員戢春蘭,是她讓女兒撿回了一條命,恩情如同再生父母。”4月24日,極目新聞記者撥通了小雨(化名)父親的電話,這位大愛的父親在電話中,滿是感恩與感謝。(據4月25日極目新聞)
事情不復雜。半個多月前,17歲少女小雨服下一整瓶藥物后陷入深度昏迷,心跳驟停,意識喪失。以為救不過來而悲痛欲絕的家人,一度想到“要捐獻器官來延續女兒的生命”。為不放棄這個年輕的生命,贏得最后一線生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積極聯絡,將小雨轉入該院重癥醫學II科,重癥醫護團隊力挽狂瀾,奇跡般喚醒了這個年輕的生命。
值得感恩和感謝的,不僅有器官捐獻協調員戢春蘭,還有小雨的父母,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生命守護者。當他們看到女兒可能救治無望后,就想到了“捐獻器官”,這是何等的大愛!因為,這要克服多少傳統觀念的阻礙,才能做到的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父母的,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當自己女兒可能到生命的盡頭時,還能想到拯救他人的生命。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種格局,讓人含淚點贊。
器官捐獻協調員戢春蘭,是一個關鍵人物,她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拯救捐獻者的生命,這同樣是對生命的守護。雖然也有很多人在等著捐獻的器官拯救生命,但可以說,捐獻者的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戢春蘭,就是生命的使者。另外,戢春蘭還和醫院主治醫生余追主任捐款助力,最終幫助小雨籌得17萬多元善款,基本解決了救治費用。
不管是受捐者,還是捐獻者,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只有對生命領悟透徹,戢春蘭才會果斷地聯系院里最頂級的醫療團隊,開展對捐獻者不計代價的搶救。在這里,也要感謝醫療團隊,用精湛的醫術讓小雨重生。
故事很感人,結局很美好。當然,也必須澄清的是,小雨的家屬在捐獻書上簽字,并不等于宣告放棄對小雨的搶救。所以,也不要有誤讀。
不論小雨因何大劑量服藥,希望劫后重生的小雨,能從自己驚心動魄的親身經歷中,讀懂生命的意義和責任,愛護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來回報自己。從此,愛自己,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