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李雯艷 張子緯
“機器換人”往往會帶來用工減少,但在湖北萬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萬柯公司”),情況有所不同。
“這批數據已近合格,再測幾批,做好數據對比。”4月18日,老河口市高新區產業園內,萬柯公司鍛造車間數控加工機床旁,5名技工正在對剛加工的主動齒輪進行質量檢測。
“宇通公司和方盛車橋公司已在跟催試制進度,希望盡快量產,我們正抓緊測試。”該公司副總經理巴發啟介紹,企業2021年底引進主被動齒輪鍛造自動線設備,計劃5月量產,預計全部達產后可年產50萬套零部件以上。
由于技改提能,該公司不僅沒有因為“機器換人”減少用工,反而每年持續招工。一批普通工人通過學習現代化智能生產設備的操作維護,逐步轉變成技術工人。
“作為廠里的熟練焊工,我過去一天最多只能焊50根,辛苦不說,質量不如機器焊接。公司用上機器人自動焊后,我們接受公司培訓,現在一人操作2至3臺機器人,每天差不多能焊200根。”組焊車間工人任漢東說。
萬柯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5年起,在總經理范國舉帶領下,開始實施技改提能提質,累計投入約1.1億元。7年來,公司從最初的橫梁、導向臂兩項主打產品,發展到如今的穩定桿、橋殼、氣囊底座、主被動齒輪4種在行業內數一數二的明星產品,生產車間由2座增至8座,從一家高能耗制造企業轉型成為節能環保型企業,先后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稱號。
技改最直觀的成效是節約成本。巴發啟以一個產品單條生產線縮減的人工成本介紹說:技改前,一條沖壓生產線需3-4人操作,一天生產240片。現在一條生產線2人,一天能生產350片。每片人工成本下降1.3元,按滿負荷產能年產80萬片計算,僅此一項每年能節省100多萬元。
老河口市科經局技改投資科負責人李本俊介紹,2020年,該市出臺措施鼓勵企業技改提質。據統計,萬柯公司2021年享受各類稅費優惠360.79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出臺后,又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加計扣除金額896.76萬元。
通過先后實施的100多項大大小小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疊加當地政策激勵,目前,該公司已擁有鄭州宇通、東風公司、方盛車橋、上海科曼、比亞迪等數十家國內外優質客戶。2021年產值達2億多元,是技改啟動時2015年產值的近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