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推進大會暨2021創業創新風云榜頒獎會提出,高水平建設全球智造創新之都,全方位構筑寧波制造業發展新優勢,全面提升服務發展大局的硬核實力。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系,也是寧波的底色。2021年,寧波工業增加值達到6298億元,躍居全國城市第7位,工業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為57.3%,對經濟增長和稅收的貢獻度分別為54.7%和42.4%,一二三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9%、54.9%和44.2%,工業的貢獻率最高,成為城市發展的基本盤、動力源。
經過多年鍛造,制造業已成為寧波發展的硬核力量,是寧波的優勢所在、底氣所在。我市是國內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市擁有營收超千億元制造業集團企業3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25家、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17家、境內外制造業上市企業110家。全市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63家,占全國總數的7.4%,穩居全國各城市首位;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2家,居全國城市第3位、非直轄城市第1位。但是,應該看到,寧波離全球智造創新之都還有較大差距。創新資源相對薄弱、制造業高端化不足、高新技術占比少、產業層級總體偏低等傳統制造業弊端依然存在。與此同時,缺少龍頭企業、高技能人才儲備匱乏、產品品牌力不足、企業知名度不高等瓶頸,也制約著寧波制造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憑借勞動力資源豐富、要素成本較低的比較優勢,形成在加工制造環節的競爭優勢,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隨著經濟增長,人口紅利減弱、要素成本上升、環保力度加大,制造業的成本優勢被不斷削弱,發達國家憑借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工業軟件、企業品牌等資源,重塑制造業競爭優勢。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球高度分工的供應鏈風險加大,產業鏈被“卡脖子”和供應鏈斷鏈的風險加劇。由于國內資源稟賦、國際環境和全球技術條件變化,我國制造業需在新的條件下重構競爭優勢,從原來的制造環節優勢轉向綜合新優勢,不斷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面對競爭新格局,寧波制造業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抓住機遇,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徑,加速重構制造業新優勢,才能在新發展格局帶來的重新洗牌中提升位勢。
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重點在制造業,難點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需要以塑造制造業新優勢做支撐,實現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構筑制造業發展新優勢,核心在于創新。當前,原始創新、創新體系等方面仍是寧波制造業的短板,成為制約突破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困局的瓶頸。在創新成為城市發展主動能的當下,作為全國制造強國戰略試點示范城市,寧波有責任也有能力加快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構筑寧波制造業發展新優勢,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全球智造創新之都,是寧波加速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的選擇,也是迎難而上、在逆勢中求發展的選擇,彰顯了變革創新、爭先創優的勇氣和擔當。當前,寧波制造業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也具備新飛躍的有利條件。當務之急,是以建設全球智造創新之都為目標,深入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變革性實踐,堅決破除制約制造業發展新優勢的理念、體制和要素障礙,切實加大改革創新、數字賦能、工作推進力度,從而構筑寧波制造業發展新優勢。
(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