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近期,中國2型炎癥皮膚病臨床研究與均質化診療項目暨2型炎癥相關皮膚病全國協作網建設項目在北京啟動。4月28日,從武漢市第一醫院獲悉,全國共101家醫療機構為首批協作單位,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成為首批獲得授牌的協作單位之一。
據悉,該項目由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聯合主辦,旨在建立2型炎癥相關皮膚病全國協作網,全面提高皮膚科疾病的診療和科研能力。該項目將建立國內最大的皮炎濕疹真實世界數據庫。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順利通過了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對協作單位整體建設、培訓與數據庫管理以及診療能力三大方面的考核獲得授牌。
2型炎癥皮膚病是一系列和過敏相關的疾病,屬于常見的慢性病,包括皮炎、濕疹、蕁麻疹、類天皰瘡、結節性癢疹等。其中,如特應性皮炎會貫穿嬰兒、兒童、成人、直到老年整個生命進程。
據悉,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年門診量占據武漢各大醫院皮膚科門診總量的1/3。該科主任陳柳青介紹,每隔幾年,和過敏相關的皮膚病發病率就會上升。2019年來,她對該科就診疾病分類數據分析發現,和過敏相關的皮膚病已占50%。
“該疾病的發病和工業化的水平呈正相關,在我國,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大城市的發病率已經與西方發達國家相當,約為12%——20%。除了遺傳傾向外,過度清潔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我們接觸到的致敏物增多、食物越發精細化、食物添加劑增多等都導致了發病率增高。”陳柳青說,2型炎癥性皮膚病尤其以特應性皮炎高發且常見,它往往有劇烈的瘙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需要長期管理。
2020年《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75.8%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對治療和長期管理不滿意,超過10%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存在自殺傾向,有71.2%的患者曾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被歧視的經歷。
“早期罹患特應性皮炎,往往提示患者未來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癥相關疾病風險更高。”陳柳青說,除了及時精準診斷外,我們也會對患者健康教育。在治療方面,靶向生物制劑對患者提升生活質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目前用于治療6歲以上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生物制劑在我國獲批,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盡管治療有了突破,但陳柳青坦言,2型炎癥皮膚病從診斷到治療的規范化程度嚴重不足,易被誤診為“濕疹”。近年來,武漢市第一醫院成立皮膚感染和免疫實驗室,探索、研究感染性疾病和生命醫學最前沿的免疫性疾病。此次參與該項目,有助于提高該疾病診治的規范化、均質化和標準化。目前,該院已錄入347例皮炎濕疹患者病例數據。“高質量且豐富的數據,通過有效分析將真正發揮數據的價值,將數據作為開啟2型炎癥皮膚病專病診療模式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