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漂流哥”本名趙占勝,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人,此前他前往上海為被困的貨車司機免費做飯,因而廣受關(guān)注。
近日,回到河南洛陽老家的趙占勝,結(jié)束了14天的隔離,又開著他的依維柯餐車,滿載炊具和食材來到鄭州一物流園,支鍋架灶免費為滯留人員提供餐食。
5月7日下午,趙占勝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當天中午共有300多人用餐,“先是做了兩鍋大燴菜,沒夠吃,又下了一鍋面條,還是不夠吃,后來又做了一大盆子拌面。”
非典時就開始當志愿者
42歲的趙占勝,已從事公益事業(yè)將近20個年頭。“2003年非典那一年,我從當志愿者開始,之后就一直沒有停過。”趙占勝說,目前他是汝陽縣神鷹救援隊的一員,多年來,他和兄弟們參加過多次國內(nèi)大型救援行動。
“哪兒都去過,有任務(wù)了就隨時出發(fā),汶川地震、720鄭州特大暴雨、陜西渭南水災(zāi)等等,這些行動都參加了,哪里需要我們就往哪里去。”汝陽縣神鷹救援隊隊長郭興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2008年汶川發(fā)生地震,當時救援隊還沒有成立,趙占勝和幾位公益人士就前往了震區(qū),長時間駐扎救援。
郭興躍介紹說,因為救援任務(wù)的緊迫性,隊員們餓肚子的情況時有出現(xiàn),趙占勝就提出救援隊自備餐車和炊具的想法,“他本身就開過餐館,會做飯,自己有了餐車就可以解決隊員們的吃飯問題,有時候還可以為受災(zāi)受困群眾提供餐食,這也算是救援的一部分。”郭興躍說,后來趙占勝自購了車輛,流動餐車就這樣誕生了。
“車子加上炊具,差不多花十萬來塊錢。”趙占勝說,他還請人專門對車輛進行了改裝,車內(nèi)可以容下一人夜間休息。
“餐車上的物資都是常備的,只要一有任務(wù),保證十分鐘內(nèi)就可以出發(fā)。”郭興躍說,平時沒有救援任務(wù)的時候,趙占勝經(jīng)常會開著餐車進村入戶,免費給留守老人和孩子們做飯。
到上海為貨車司機做免費餐
趙占勝為網(wǎng)友們所熟知,還得從他為滯留上海的貨車司機們免費做飯說起。
河南漂流哥(圖源:網(wǎng)絡(luò))
上海發(fā)生疫情,很多外地貨車司機滯留,“想著能為他們做點事,就決定前往上海為他們做大鍋菜。我去的時候買了肉、面條、蔬菜足足一車,足夠用半個月的。”趙占勝介紹說,他4月12日從洛陽出發(fā),13日開始在浦東區(qū)航津路做燴面,除了食材外,他還帶齊了一次性碗筷、發(fā)電機等全套設(shè)備。
4月13日到17日,趙占勝接連做了胡辣湯、手工饅頭、鹵面和油條等,每天為近200人做飯。
在上海期間,他除了5天每天中午做一頓大鍋菜外,還開了20多次小灶。“因為有的人趕到的時候已經(jīng)沒菜了,有一次做鹵面,我自己都沒有吃到,后來就給晚到的師傅們開小灶做了雞蛋面。”趙占勝說。
后來因為人群聚集比較多,擔(dān)心疫情傳播,趙占勝不得不提前離開上海。憑借24小時核酸證明和行程卡、健康碼,他于4月18日出發(fā)離開上海,駕車17個小時后回到了河南洛陽。
臨行前,有位司機大哥找人借了200元現(xiàn)金塞給趙占勝以表謝意,后來趙占勝驅(qū)車離開時,把錢從車窗扔出還給了對方。“離開前把車上的食物都留給了上海有需要的人。”趙占勝說,這次上海之行,前后7天時間,花費了2萬多元。
再赴鄭州一餐請300多人吃飯
回洛陽結(jié)束14天的隔離期后,趙占勝回家看望了65歲的母親,他還給母親特意買了幾件新衣服。“俺不知道他去上海,等聽說了,他已經(jīng)走了,晚上擔(dān)心得睡不著。”趙占勝的母親說,別人都是遠離疫情,就兒子心大,非要去,“俺知道后三天都沒怎么吃飯,就這么一個娃子,擔(dān)心。”
河南漂流哥(圖源:網(wǎng)絡(luò))
“這次來鄭州,也沒有給父母說,他們知道了又要擔(dān)心。”5月7日下午,已經(jīng)到達鄭州兩天的趙占勝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是收到貨車司機的留言后,決定來到鄭州的,“有一位司機師傅給我留言說,吃飯不方便,希望我能到鄭州來,所以我就來了。這次差不多備了五天的東西。”趙占勝說,因為離家近,這次備的物資少一些。“6號中午搞了半個豬,給大家伙做了鹵肉,今天中午先是做了兩鍋大燴菜,沒夠吃,又下了一鍋面條,還是不夠吃,又做了一大盆子拌面。”趙占勝說,7日中午前來吃飯的有300多人,司機們來自河南各地,有洛陽的、新鄉(xiāng)的、濮陽的……
司機師傅們排隊打飯,趙占勝不忘提醒師傅們注意防護,排隊間隔兩米距離。
一位戴眼鏡的小伙子,正在等待開飯,“我從來沒有想到會見到你,你去上海我都看到了,吃飯也不要錢,真過意不去。”小伙子手拿筷子和塑料碗,給趙占勝鞠了一躬。
愛心人士受感動希望幫忙
5月7日下午,趙占勝發(fā)視頻稱:“非常時期,糧草雖足,鍋卻太小,200份燴菜遠遠不夠,現(xiàn)場尷尬了,沒有辦法,只得就地取材,湯面、拌面太拿不出手了,讓老鄉(xiāng)們見笑了,謝謝老鄉(xiāng)們不嫌棄。”
趙占勝說,他目前一天提供一頓中餐,一餐花費在2000元左右,“以前我開過飯館,做的都是一些家常飯,我本身有生意,有一定的收入,另外還有好多愛心人士的贊助。”
7日晚,鄭州的冀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她是從事運輸行業(yè)的,車輛擁有物資運送的通行證,“我們可以聯(lián)系漂流哥,看他需要什么物資,比如肉、蔬菜、面條之類的,我們可以采購后送過去。”冀女士表示,她也是看到了趙占勝的視頻,希望能出把力幫個忙。
記者看到,不斷有網(wǎng)友留言詢問漂流哥的地址,希望捐錢捐物。
趙占勝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在老家經(jīng)營著一個名叫恐龍谷漂流的景區(qū),可以一定程序上補貼公益活動的開支。“也正是因為我經(jīng)營恐龍谷漂流,所以很多人都叫我漂流哥,后來叫的人越來越多,也就這樣叫起來了。”趙占勝說。
“咱也不求大富大貴,自己能有口熱飯,能幫助別人就多幫助幫助,這就行了。”趙占勝說,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十來歲了,在從事公益活動之余,他就是希望能多在家陪陪孩子,“孩子長得快,再不陪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