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借助互聯網平臺,我們了解到各行各業勞模愛崗敬業的奮斗故事,汲取榜樣力量。5月8日是母親節,不少人會分享圖文祝福母親。其實仔細想想,從備孕到生產,再到養育成才,助力孩子成家立業,照顧孫輩等,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操勞,而且還無怨無悔,因此,母親是這個天底下最偉大的勞動者。正因為母愛常伴,不少人就習慣于母親的付出,將這種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再堅強的母親也需要子女情感的回饋,因此,善待母親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無需多言,卻時時刻刻感受得到 。記得兒時,眼里的母親無所不能,承擔了家中粗重的活,我總是調皮把衣服弄破,而她總是慈愛一笑,在臺燈下幫我補好;后來,成年后,母親又成了我人生導師,教我在人生道路上無畏前行;在跨越大半個中國求學時,行李箱各種吃的塞了又塞,生活費也生怕不夠,在車站送到不能再送的地方,才舍得揮手告別;成了為生活打拼的普通打工族,依舊是母親心中寶,疏導我工作壓力。需要時,母愛永遠都在,給我滿懷溫柔與勇氣,足以讓我有無限底氣行很遠的路。
繪圖:張若玥(湖北美術學院“五十三梯”漫評團隊) 指導老師:陳艷麗
畢業以后,總向往外面的世界,執意要留在大城市闖蕩,真當自己面對一切,才發現生活中很多艱難。雖咬牙堅持,但免不了母親擔憂。她擔心我租房辛苦,執意要拿出所有的積蓄,助力我在大城市里安了家;在疫情突襲尚不明朗的時候,她執意來陪伴,與我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日子;我經常因為工作忙,陪伴母親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她反過來關心我的身體,總是不厭其煩的叮囑注意勞逸結合;作為子女,每一個節日,總會記得,老年人營養品,各式新衣服、貴重首飾或是化妝品,在酒店擺上一大桌宴請母親,甚至準備好祝福紅包等等,母親總是滿心歡喜,但又“責怪”我亂花錢。在母親的眼里,我們子女平安喜樂就是最大的福報。
“同來賞月人安在,風景依稀似去年”,不知何時,突然發現,歲月的滄桑在母親的身上留下印記,滿手的粗糙,模糊的雙眼,無一不是為我們子女操勞一生的痕跡。五一勞動節,所有的勞動者都可以休息,母親卻只是換了個工作地點。別等子欲養而親不在。別再把自己當“少爺”“公主”。對母親的勞動,道一聲辛苦;不再只被動接受,在母親疲憊時分擔一點肩上的擔子;回家時遞上一塊毛巾、一杯熱茶;多一句問候,多一些惦念。切莫表現出不耐煩,用她當年教我們牙牙學語時的耐心,教她學會新鮮的事物,手機支付,微信掃碼;切莫因為她學不會就發脾氣,說讓她傷心的話,她當年教我們吃飯穿衣之時,我們也是一樣的不會。放下手里的忙碌,常陪在她身邊,聆聽她的嘮叨;不把代溝放在嘴邊,珍惜珍愛與父母相處的寶貴時光,滿足母親親子情感需求,讓她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幸福地安度晚年。
世間萬物皆有情,唯有母愛重于天。無論是不是勞動節,是不是母親節,我們始終心懷一顆感恩之心,感恩這個偉大、平凡、低調的勞動者,愿天底下的母親都得以溫柔以待。
稿源:荊楚網
作者:李楠(武漢經開區)
責編: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