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家中衛生間漏水,肯定要趕緊找人來修補。而就在近日,武漢市民陳先生則表示,面積僅僅只有2平米的洗手間,修補漏水居然要收費1萬多元。再三猶豫下,陳先生掏了錢,補了漏,但漏水的問題卻依舊沒有解決。
面對這天價補漏費,陳先生懷疑遇到了騙子。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許多網友也分享了因“注膠補漏”而被騙經歷。專家表示,開孔注膠技術的確存在,但極少用于民房防漏。
樓上洗澡樓下漏水
5月13日,家住武漢市江漢區綠色家園小區的陳先生,向極目新聞打來熱線電話。在電話中,陳先生懷疑自己遇到了騙子。
原來,陳先生家住該小區3樓,從兩年前開始,家中客用衛生間的地面,就開始出現滲漏的現象,只要一在客衛洗澡,樓下鄰居家就不免“遭殃”。
據2樓住戶介紹,因陳先生家客衛的防水問題,她們家的衛生間天花板經常出現漏水、滲水現象?!奥┏鰜淼乃芘K,水量大了還會在地上形成積水。”2樓住戶稱,除了衛生間,臥室天花板的部分區域,也因陳先生家的漏水問題而腐爛。
兩年來,他也曾幾次找來師傅維修,還都收效甚微。為此,陳先生很無奈:“我們和樓下鄰居的關系本來很好,不想因為這個事產生矛盾?!甭┧畣栴}無法有效解決,陳先生一家人,只能“回避”在自己家的客衛洗澡。
今年5月,陳先生因家中有親戚入住,不得不使用客衛洗澡。將客衛漏水問題根治,成了陳先生迫在眉睫的事情。5月4日,陳先生在刷手機時,無意瀏覽到一則防水施工的廣告鏈接,便撥打了鏈接中的電話。
“因為對方說很快就能修好,我就答應了讓他們上門?!标愊壬嬖V記者,當時,他為了圖省事,想都沒想就要對方安排師傅上門維修,也并沒有看到對方是否為正規商家。
2平米補漏1萬元
當天下午,三位師傅隨即來到了陳先生家中?!八麄兿扔脙x器在衛生間掃了一圈,然后就告訴我要注膠補漏?!标愊壬f,隨即,師傅就從他們的貨車上提了幾桶材料上來。當時,他看到桶內分別有乳白色和半透明兩種膠狀材料,師傅告訴他,材料費為87元/斤。
剛開始,陳先生對這項材料費的單價還沒有概念,便讓師傅立馬開始施工。師傅在衛生間地面打了三個孔后,就開始用高壓泵往孔內注膠。沒過多久,施工完成,在結算施工費用時,師傅對所用的膠狀材料進行了稱重?!皫煾嫡f,一共用了4桶膠,不到170斤,優惠后共12800元?!?/p>
“我的衛生間地面才2個平方米,補個漏怎么就要1萬多元?”面對陳先生當場的質疑,師傅回復稱,他們用的材料比較好,注膠后當天就可洗澡。師傅還稱,他們施工后可以質保5至10年。
由于維修心切,陳先生在猶豫過后,還是決定掏錢付款。付款前,他與其中一名韓姓師傅簽下了一個字據,文中表示先期支付1萬元,待一年后不會再次出現漏水時,再結清尾款。文后,韓姓師傅留下了姓名和電話,也有一只手印覆于其上。
5月4日晚,見施工結束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陳先生來到客衛,打開了淋浴防水,想試驗一下防水施工的效果??蓻]想到第二天一早,樓下鄰居還是反饋,漏水問題依舊存在。
“注膠補漏”投訴不斷
“花了萬把塊錢做的防水,幾個小時都管不了,我這簡直就是上當受騙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陳先生十分后悔。隨后,他撥打了字據上韓姓師傅的電話,對方多次未接,唯一一次接通后,另行安排了一名師傅上門檢查,但也沒有后續處理措施。
陳先生說,施工前,對方未表示自己來自哪家公司,沒有告知所使用的的膠狀物是何材料,雙方也都沒有簽訂消費合同,事后對方沒有開具發票或收據,報價和施工都是師傅口頭向他告知的。
5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向陳先生所提供的的韓姓師傅致電了三次,均無人接聽。當晚,記者再次撥打其電話,對方終于接通。當記者表明身份后,對方卻支支吾吾,并以信號不好為由,立即掛斷了電話。
記者梳理發現,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有許多網友對諸如“注膠補漏”類的防水施工,進行了爆料?!捌毓夥浪a漏注膠騙局,死磕到底”“注膠補漏是網絡廣告騙局”等發帖內容層出不窮。
有一名網友分享了因“注膠防漏”的被騙經歷:師傅推薦打孔注膠填充縫隙的辦法堵漏,材料價格為80至120元/斤。隨后,師傅就提了兩大桶無標識的白色桶裝液體開始操作,無任何廠家之類的信息,最后一稱,用了160斤膠水,要收取上萬元的天價服務費,也沒有開具發票等憑證。
專家:極少用于民房防漏
極目新聞記者在網絡上輸入“防水補漏”,網頁上隨即顯示出了多條關聯廣告。記者隨即點開了一條廣告鏈接,頁面彈出了一個簡易的表格,并提示記者填寫姓名和聯系方式,稍后會有專業的師傅與記者取得聯系。
記者按照提示填寫完畢后,一名自稱是客服人員的女士向記者打來了電話,對方表示,具體的施工方式和價格,會有師傅對接聯系。5分鐘后,記者接到了“師傅”打來的電話。
“按照注膠材料的品質,從60元/斤到200多元/斤的都有?!边@位“師傅”告訴記者。隨后,記者回復“我再考慮一下”,并掛斷了電話。此后的20分鐘內,這位“師傅”又四次向記者致電,不斷推銷。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些號稱“免開挖注膠補漏”的服務,基本都是“按斤收費”,單次施工的價格,幾乎都是大幾千元甚至萬元起步。網絡上鋪天蓋地宣傳的“高壓注膠”方式,是否為一種騙局?
針對此事,記者專門咨詢了武漢攀德勝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董允。董允向記者介紹,在防水施工的領域內,確實存在開孔注膠的技術,但極少用于民房防漏,尤其是所謂的防漏膠水。
“如果劣質的‘三無’膠水注入了墻體后,不僅起不到補漏的作用,還容易把墻面裂縫撐大,以致漏水情況更加嚴重。”董允表示,住宅房內衛生間的底部,一般都是中空結構,如注滿膠水則需要用到大量材料,這可能正是消費者遭遇天價收費的原因。
董允還稱,就目前這種打孔灌膠來說,尚且沒有一個標準工藝去衡量它。究竟管用還是不管用,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太多反饋。
“消費者在裝修、維修施工前,一定要明確施工范圍、工程量和工程價格,以免發生消費糾紛。”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陳亮建議,消費者應選擇資質合規的裝修公司,且須簽訂書面合同,保障雙方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