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業“互聯”, 向石材“智造”轉型
在中部石港精品板倉室內,幻影灰、白木紋、翡翠玉、玫瑰金等多種天然石材展品陳列有序。所有石材均有數字化“身份證”,從礦山到加工、倉儲、物流、渠道銷售全環節實現數字化管理。
如何從“制造”向“智造”轉型?中部石港引入“互聯網+”的新理念、新技術,變革石材業傳統產銷模式。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S2B2C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整合石材產業鏈上、中、下游相關企業,為企業架起溝通橋梁,為石材產、供、銷企業提供快捷、準確、豐富的專業信息服務及產業電商服務,推進石材礦山開采、產品加工、信息服務、商品交易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打造線上與線下共融共生的石材生態圈。
“去中間化是企業的發展目標。”梁韜介紹,企業為礦石材料商和石材經銷商提供“供需撮合”服務,去除中間環節,實現礦主定價、材料直供,解決石材產業信息不對稱、交易環節多成本高、共享水平不足等問題,幫助石材企業對內節約成本,對外擴大銷售。
據介紹,中部石港目前連通湖北、河南、安徽、廣西、貴州、江西以及海外多個礦主,經營100多種礦石資源,服務省內350余家石材經銷商,覆蓋2100多家銷售門店和家裝公司。
紅安縣鈺巖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查濤介紹,與中部石港合作后,享受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公司不用操心石材采購、設計和加工等環節,一心投入開拓市場業務,2021年公司營業額超400萬元,較2020年增加了270萬元。
打造綠色工廠, 追求匠心工藝
走進中部石港生產車間,只見機器轟鳴,水花四濺,水鋸在自動切割石材,工人們忙著打磨石板,不見粉塵飛揚。
石材業作為資源型產業,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問題制約著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中部石港建有完善的污水循環處理系統和防塵降噪設施,確保廢水、廢渣等循環利用,做好廠區粉塵防治,保證噪聲排放達標,推進石材標準化產業園建設。
“綠色工廠、綠色產品是石材行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中部石港企劃總監陳雪瑩介紹,企業摸底了解全國上萬個石材工匠師的信息,在福建水頭鎮、廣東云浮市請來專業技術團隊,配備6臺框架鋸、20余臺自動打磨機和烘干機等先進設備,打造數字化智能生產線,以降低損耗,提高產品的成品率和優品率,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石材精加工服務和工程技術配套服務。
“在中部石港采買的石材產品,板面均勻有光澤、厚薄有度、花色紋路清晰,市場競爭力更強。”武漢錦新尚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國賢稱,依托中部石港平臺,公司口碑提升,近期拿下一個100多萬元的工程訂單,在中部石港先拿貨再付款,減輕了資金壓力和庫存壓力。“另外,中部石港還為公司提供財、稅、法、商全方位的支持,幫助企業經營管理更加規范,效益穩步提升。”王國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