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杭州海關所屬錢江海關、蕭山機場海關向市農業農村局集中移交一批海關依法查沒的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共335件(片、個),重約35.1037千克,也是2019年行政執法機構改革以來,杭州海關首次向農業主管部門移交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及制品。
此次移交物品主要是珊瑚、硨磲、海馬干、鱷魚包、玳瑁標本、綠海龜背甲、獨角鯨牙齒等制品(包括手串、項鏈、擺件等),其中紅珊瑚制品數量最多達186件。在經過逐一清點核實后,杭州蕭山機場海關、錢江海關分別與杭州市農業農村局在交接清單上簽字并蓋章。這些查沒物品交接完成后,將由市農業行政執法隊漁業執法大隊落實保管,并適時在杭州市漁業科普基地對外公益展出。
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列明的瀕危物種;硨磲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之一,由于數量稀少,硨磲屬內所有種類(庫式硨磲除外)都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的保護動物;海馬、鱷魚、玳瑁等均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列名保護物種。玳瑁、綠海龜屬于海龜科,因其背甲表面光滑、花紋美麗,多被分割加工成工藝品或散碎甲片。
據交接現場海關同志介紹,此次移交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一部分保留著野生動物的原貌,有些是比較少見的動物標本,另一部分則經過加工制成了工藝品。按照我國相關規定,海關罰沒的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由海關移交瀕危物種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記者 朱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