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熊俊、楊立飛)5月19日,從在漢央企中國一冶湖北公司了解到,武漢市蔡甸區首條智慧化地下綜合管廊——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綜合管廊開始管線鋪裝工作。
據介紹,首條入廊管線的是熱力管道,全長3.5公里,預計下月底完成施工,年底前有望完成城市供熱系統布置,為周邊20萬居民提供集中供暖服務。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綜合管廊全長8.1公里,按照“兩橫一縱”(生態城大道、琴潤大道、知音湖大道)規劃布局。中國一冶承建交叉部分,全長約5.7公里。管廊內部布置為燃氣艙、綜合管道艙、電力電信艙、高壓電力艙4個并列艙室,并配備照明、通風、排水、消防及監測監控系統。
城市供熱系統布置完成后,新天南路和永琴路交匯處能源站產生的熱能將從熱力管道導入7.5米深的地下管廊,經知音湖大道引至新天北路,最終送至社區、學校、醫院及產業園區等。
除熱力管道外,未來一段時間內,電力、燃氣、通信、給水、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也將陸續入廊,分層鋪設在廊內的不銹鋼支架上。
“管廊里的所有設施設備都有IP地址,監控中心實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可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中國一冶湖北公司蔡甸管廊項目施工經理熊俊介紹,盡管廊內各種管線“錯綜復雜”,但日常維護靠的是智能化系統,幾乎不需要人工介入。
蔡甸區相關負責人說,管廊加速建設、盡快投用,將為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提供更為完善的配套服務,大幅提升區域承載能力,為后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