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沈會敏
端午節前,張平安安排員工帶著慰問品,到鎮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送上節日祝福。
1967年,張平安出生在天門漁薪鎮一個普通農家。初中畢業后,張平安跟著家人學做醬菜。
“那時干勁十足,既加工生產,又做銷售,還送貨。”張平安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1999年,完成原始積累的張平安在天門創辦陸羽食品廠,主要加工醬蘿卜。
2003年張平安南下廣東,嘗試在珠三角銷售家鄉的醬菜,獲得成功,銷路一下打開。
經過20多年打拼,他的食品廠成長為遠近有名的醬菜企業,近年來,產品陸續進入全國多地大型商超,走上大江南北城鄉居民的餐桌。
2017年,食品廠有了一個新名頭:湖北紅日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蔬菜種植、加工、研發、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張平安致富不忘鄉親,每年端午節、中秋節,他都會安排公司員工帶著公司產的醬菜及生活物資,到鎮上福利院去探望、慰問孤寡老人。
張平安在修剪景觀樹。(受訪者供圖)
每年春節,他都會帶著近15萬元慰問金,回到生他養他的漁薪鎮楊場村,給村中每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千元過年紅包,外加大米、食用油等物資。
把孤寡老人當親人,張平安敬老愛親,在當地傳為佳話。楊場村里的老人們提起他,紛紛豎起大拇指。
積極為鄉親謀幸福。為改善楊場村村民的出行條件,張平安出資修建通村通組路、修補楊場大橋;為了給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幫助鄉親更便捷銷售農副產品,他出資在家鄉建起農貿市場。
資助貧困學生,組織助學活動。多年來,張平安除了每年在公司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外,更是帶動身邊的一群人積極參與到助學活動中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助他們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熱心參與當地各類公益活動。2016年防汛抗洪期間,張平安為天門賑災捐贈20萬元;2020年抗疫期間,捐贈錢物助力戰“疫”;2021年河南暴雨,他委派駐地的銷售人員第一時間給受災群眾送去礦泉水和食品等。
今年5月,張平安當選為天門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張平安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帶領企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
他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在天門市天西片區創建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4.5萬畝,建立富硒蔬菜生產基地5萬余畝,覆蓋農戶5000多戶。
將農戶帶入產業鏈,拓寬農戶增收致富渠道。在公司合作社帶領下,助推200多戶貧困戶脫貧摘帽。
隨著公司醬菜年加工量的穩步增長,公司吸納更多當地人留在家鄉就業,幫助眾多鄉親實現在家門口打工增收的愿望。
“關鍵是可以做到打工顧家兩不誤。”天門人小李和愛人,早年在南方發展,如今在張平安的公司務工。她說,在南方上班,月收入4500元左右,如今在家門口打工,計時工資,只要人不懶,月收入過4000元不是問題。
20多年來,張平安的公司從最初的10多人擴展到現在的近600人。
張平安本人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荊楚楷模”等榮譽稱號。
“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第二次當選省黨代表的張平安說,作為一名來自基層民營企業的黨代表,將盡心盡力,履職盡責,積極傳遞企業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