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泉社區閑散勞動力在“零工超市”打零工。 (通訊員 姬廷順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通訊員 姬廷順 汪芹
“今天的活兒讓我攢了十幾分,不累,讓人充實,有時間還來做。”6月6日,十堰市鄖陽區青龍泉社區30多歲的“寶媽”小林靠手工翻襪子,在社區“零工超市”成功兌換一瓶沐浴露。
在區人社部門幫助下,“零工超市”4月底在青龍泉社區成立,居民做工即來即做,計件積分,積分能兌換商品也能換現金。這種靈活就業方式,很受社區空閑人員歡迎。
“我要照顧兩個小孩,出去打工不便,趁他們上學間隙到這里做些手工活,一天能掙幾十分。”小林高興地說。
青龍泉社區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安置鄖陽區各鄉鎮易遷戶4200多戶1.5萬余人。其中,8000余名易遷勞動力已完成就業安置,但仍有部分人員受家庭或年齡等方面限制難以就業。
“區里部分工廠有些簡單重復的手工活,比如翻襪子、疊紙盒等,留守婦女甚至老人可以獨立完成,最適合放在零工超市。”社區黨委書記侯曉東介紹,為提高勞動效率,社區還請幾名業務能手,專門傳授技能。
“只要你肯動動手,油鹽醬醋全都有。”“超市就是菜園,勞動就能掙錢。”正如“零工超市”打出的標語所說,這里不限年齡,不規定時間,即來即做,計件積分,翻1000雙襪子可兌10個積分,10個積分可換10元現金,也可以兌換米、面、油、鹽等價值相同的日用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零工超市”看到,超市1000多平方米,中間擺的十幾個簡易操作臺可供30多人同時務工,墻沿貨架上整齊擺放著鹽、肥皂、糧油等生活用品,還有新鮮茄子、黃瓜等蔬菜。“只要有活兒,我們就給登記人員打電話,幾分鐘后他們就過來。”侯曉東說。
“零工超市”開業1個多月來,已有50多名靈活就業人員登記就業。目前,青龍泉社區還在協調周邊工廠,把更多輔助性、簡單重復的活兒放進“零工超市”。
“下一步我們將把‘零工超市’作為‘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基地,開發更多手工勞作種類,培訓更多剩余勞動力、閑散勞動力、弱勞動力,努力實現‘人人有活干,零工也掙錢’。”鄖陽區委書記胡先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