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趙貝
視頻剪輯 彭柳劉
湖北的道德星空,又多了21顆星。在6月10日的頒獎現場,他們是湖北“最亮的星”。一尊尊沉甸甸的獎杯背后,有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個普通的郵包里,除了一個記事本,記錄著要幫的各種忙,還有起子、扳手、老虎鉗。它的主人熊桂林,并不是一名修理工,而是武漢市江夏區舒安街的一名郵遞員。熊桂林服務的幾個村,有很多獨居高齡老人。為了給老人們搭把手,幫忙修理家電,熊桂林的包里多了這些東西。熊桂林的女兒說,爸爸有時候很細心,老人一句無心的話他會一直記著,幫忙做到位,可有時候又很粗心,連她的生日都忘記了。但她知道的是,老人們都很感謝爸爸,都會親切地喊他“熊崽”。
助人為樂,是他們共同的標簽。和熊桂林的郵包放在一起的,還有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收到的一疊感謝信。這些信來自他資助過的學生。這位生活清貧的老人,捐資千萬,幫助貧困學子。“有生之年,我會一直將愛心助學做下去,幫助貧困大學生成長成才。”這是97歲高齡的崔崑院士的承諾。
一本未完成的工作筆記,上面還有未核對完成的優撫對象,而它的主人,鄂州市沙窩鄉牌樓村支部委員萬桂芳,卻再也無法完成這項工作了。2019年9月23日,牌樓村突發山火,身為村黨支部委員的萬桂芳第一時間奔赴火災前線,倒下的時候還保持著滅火的姿勢。“一輩子,能給別人做點事,能給家鄉做點事,在我心里,這就是最值得的!”通過裸眼3D技術,萬桂芳的丈夫龔自華,聽到了妻子沒來得及說出的心里話。
見義勇為,是他們共同的擔當。勇斗歹徒身中五刀的黃石市陽新縣退役軍人尹文杰,把一朵大紅花和萬桂芳的工作筆記放在了一起。這是他在部隊表現突出,表彰時戴在胸前的花。即使脫去了軍裝,面對兩名持刀歹徒他仍然像一個軍人一樣勇敢地沖上去,直到鮮血染紅了白色的T恤。
一副手套,曾伴隨著劉玉萍提灰桶、運鋼管、搬沙子,和男工友們一樣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滾打,只為早日還清丈夫治病欠下的錢。丈夫去世后,面對13萬元的債務,這位來自荊門屈家嶺的弱女子,用自己的雙手,8年打工,硬是一分錢一分錢還清了全部債務,并把兒子養大成人。全國道德模范、“信義兄弟”孫東林,緊緊握住這位“守信嫂”的手,向她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加入他的志愿服務隊。劉玉萍欣然同意:“一個人在最難的時候,別人向你伸出援手,哪怕滴水之恩也不會忘記,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一塊發動機葉片,是孫紅梅的心血結晶。作為敬業奉獻模范的代表,這位航機心臟“主刀師”23年如一日,只為讓中國飛機擁有強大的“中國心”。
一張全家福,是隨州“公路孝女”王何林最珍視的東西。她說,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的名字。王何林出生后成為孤兒,有幸被養路工王明祥、何明蘭夫婦收養。2010年養父胃癌晚期、養母中風偏癱,她一個人擔起了家里所有的擔子,甚至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5萬元給養父母治病。養父去世后,她帶著癱瘓的養母住進單位宿舍,一邊工作一邊照精心照顧,至今已有十二載。
平凡之中孕育的偉大,帶給我們無限感動。一個個普通的人,以堅韌、以信仰、以善舉,成為我們身邊的平凡而偉大的英雄和榜樣。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