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余瑾毅、通訊員張全錄)6月14日從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獲悉,針對耐多藥結核病的短療程、純口服用藥方案的IV期臨床試驗已在國內展開。繼9日首例患者在北京入組試驗后,10日,經過嚴苛的篩選,第二例患者在武漢市肺科醫院成功入組。這意味著,耐多藥結核病治愈周期有望縮短約一半。
該試驗項目由北京結核病診療技術創新聯盟發起,最終結果將為世界衛生組織短程治療方案提供來自中國的循證依據。
結核病是一種因人體感染結核桿菌而引起的疾病,以肺結核最為常見。結核病治療可選藥物種類少,且患者不規范用藥極容易引起結核桿菌的耐藥性,尤其是耐多藥患者,因其體內病菌廣泛耐藥,而常面臨無藥可用的境地。治愈耐多藥結核病,常需規范用藥長達18-20個月,加之治愈難度大,被業界稱為“傳染性癌癥”。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兩種新藥先后問世,近年來耐藥結核病的治愈率不斷提升。此次試驗用藥為9-12個月的短療程、純口服用藥。
在武漢肺科醫院,耐多藥結核病治愈率已達到90%,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結核病防治的“武漢模式”曾示范全國。該院耐多藥結核病區負責人杜鵑介紹,該院承擔了上述項目中13例入組患者的試驗。目前,其他12例患者正在招募和篩選中。
(資料圖片)
罹患結核病是全球第13大死因,并位居單一傳染病死因之首。我國新發結核病患者數為84.2萬,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