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站依山而建,體現巴風土韻
興山站成為鄂西渝東的重要樞紐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武鐵軒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15日,媒體記者鄭渝高鐵(湖北段)一線行采訪團來到巴東站和興山站。鄂西的巴山楚水美不勝收,從巴東乘坐鄭渝高鐵列車,僅需15分鐘就可以到達興山站。人們常說“快旅慢游”,高鐵的開通,讓游客有更多的時間徜徉在美景中。
1
神農溪景區范圍內
依山建了一座巴東高鐵站
15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首先來到鄭渝高鐵巴東站。坐落在神農溪景區范圍內的這座高鐵站依山而建,不遠處就是綿竹峽。站房采用大跨度坡面屋頂作為主體形態,屋頂高低錯落有致,將層巒疊嶂的景致融入建筑造型之中。
記者走近一看,不少細微處的匠心獨特更讓人稱奇。站房基座古樸厚重,提取傳統土家族建筑的木紅色和灰瓦色作為主體色彩。站前廣場上,峽江纖夫、廩君巴人、寇準勸農等巴東文化元素的雕塑,也極具地域文化韻味。
巴東站距離縣城約40公里車程,目前當地正在建設一條快速通道,穿兩座山洞、架四座橋梁,把車程縮短到15公里,將大大方便下高鐵后去縣城的旅客。巴東縣發改局副局長向園青透露,當地還在謀劃建設“雙神”旅游觀光鐵路,把神農溪、神農架兩個5A級景區串聯起來,游客在兩地可以更方便地通達。
高鐵開通后,游客到巴東游覽的線路也將更豐富多元。巴東站不遠處正在規劃建設碼頭,以后人們下了高鐵就可以直接坐船游覽神農溪。巴東縣文旅局局長余建軍表示,今年9月30日前,游客憑當天抵達巴東的高鐵票,就能免費游覽當地所有景區。
高鐵站不遠處,鄭渝高鐵巴東綜合客運樞紐、平陽大道等高鐵新區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施工。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按照景點標準,把高鐵新區建成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上重要的區域性旅游集散服務中心。
2
系省內最大縣級車站
興山站成鄂西渝東重要樞紐
15日中午12時,極目新聞記者作別恩施州境內的巴東站,登上G6852次列車,一路飛馳,穿越崇山峻嶺,僅15分鐘就到達了宜昌市境內的興山站。“好快!”同行的試乘人員表示,跨越兩個市州,就像坐地鐵通勤般便捷。
興山是昭君文化的孕育地,也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山水型城市。記者看到,興山高鐵站在設計上提取山脈水系的優美形態作為造型元素,以五組建筑群的意象展示著巴楚地域群落式的建筑特色。
【資料圖】
興山縣鐵路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興山站建設規模原規劃為3000平方米,當地著眼長遠發展,投資1.2億元,把站房面積擴大到現在的約1.5萬平方米,相當于市級車站規模,這也是湖北省內縣級站房中面積最大的站。
“環邑皆山,縣治興起于群山之中,故名興山。”千百年來,交通一直是興山縣發展的最大瓶頸。鄭渝高鐵興山站將結束當地不通高鐵的歷史,目前當地還在加快推動沿江高鐵宜興聯絡線建設,積極爭取十宜高鐵、十宜高速、興山通用機場重大交通項目,進一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時空圈,構建互聯互通交通網。
高鐵呼嘯而來,鄭渝高鐵開通后,興山也成為宜昌率先邁入“350高鐵時代”的城市,成為鄂西渝東的重要樞紐。當地與重慶、鄭州、武漢等大城市邁入2小時高鐵經濟圈,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邁入4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北京過早,中午到興山吃農家飯,晚上去重慶吃火鍋。”興山人這樣憧憬。
3
相比十多年前的宜萬線
鄭渝高鐵湖北段建設難度更高
十多年前建設的宜萬鐵路,施工難度之大眾所周知。而鄭渝高鐵湖北段是華中地區繼宜萬鐵路之后,又一條在復雜艱險山區修建的高速鐵路,工程建設難度再次刷新紀錄。
武九客專湖北公司興山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李曉波介紹,鄭渝高鐵湖北段沿線地形地貌復雜多變。線路起于南陽-襄陽盆地,翻越大洪山余脈、荊山山脈(最高海拔1942米)、大巴山山脈(最高海拔2497米),途經襄陽盆地、南漳盆地,跨越唐河、白河、漢江、蠻河、香溪河、神農溪等大江大河。
橋梁多、隧道多,施工難度大,如何突破這些難題?李曉波介紹,鄭渝高鐵湖北段首先在選線過程中更加精細,吸取了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同時,在隧道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機械化、智能化的手段,不但減少了人力投入,并且能夠確保施工質量、確保工期進度。
人們常用高鐵上立硬幣不倒,來形容列車運行的平穩。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對線路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鄭渝高鐵湖北段在建設中,無砟軌道施工采用智能工裝,提高了無砟軌道精準度;而在精調階段,通過提高測量精準度等技術手段,實現了軌道動態TQI指數在1.5毫米及以下,這在國內山區高鐵中屬于頂尖水平,從而保證了列車高速運行時的平穩舒適。
■ 延伸閱讀
巴東站設計理念:以“山型木構、巴風土韻”為主題,采用大跨度的坡屋面為主體形態,同時借鑒巴楚地區穿斗式木構民宿中構架方式,增強現代交通建筑的古典地域韻味。
興山站設計理念:采用五組高低錯落屋脊形式組成主體形象,將傳統建筑造型抽象為現代化元素,兼具現代交通建筑的氣質與傳統地域特征,突出“昭君故里,興和山水”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