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路推著上學 輪椅男孩沖刺本科專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武漢腦癱大學生荊棘中追夢
媽媽(后左)和班主任劉雨露在校園里推著韓昱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通訊員 王映紅 實習生 劉丹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士峰
今年22歲的韓昱,是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應屆畢業生。患有先天性腦癱的他,從被醫院診斷為“可能一輩子躺在床上”,到坐在輪椅上一路求學、一路奮進。日前,他入選了湖北省教育廳第八屆“長江學子”自強奮進類人物名單。
6月18日,韓昱坐進江漢大學專升本考場,向著他心目中的本科專業沖刺。
“可能一輩子躺在床上”
韓昱最初的記憶,是位于北京的中國康復中心。出生僅5個月時,他就被診斷為先天性腦癱。“這孩子可能一輩子躺在床上,無法坐起,更無法站立。”醫生的話,讓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布滿陰霾。
韓昱的媽媽潘紅,有一股武漢女子不服輸的勁。韓昱一歲半時,在職場打拼得順風順水的她,毅然辭去銀行的工作,帶著韓昱到北京求醫4年,為此還賣掉了房子。“最難的是韓昱。經過不斷的言語治療、康復訓練,他2歲多時終于開口說話,慢慢地可以坐起來,一點點地學走路。”潘紅回憶。
因運動神經傳遞受阻,韓昱的雙手特別是右手不能自如運動,腿腳也變形了,很多平常的動作,比如系鞋帶,對他而言十分困難,生活起居必須有人照顧。
懂事后,智力正常的韓昱問:“媽媽,我為什么不能跑、不能跳?”潘紅借用一句名言安慰他:“每個人都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老天特別喜歡他。”
行動不便,韓昱只能靠左手吃力地寫字。為了讓他和正常孩子一道學習,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普通小學,為此他承受了絕大多數同齡孩子未曾經歷的困難。一次期中考試,盡管寫字很慢,他得了91分,讓老師、同學刮目相看,班主任老師還以他為例,鞭策其他同學努力學習。而在一次全國少兒英語口語比賽中獲得金獎,他更是贏得了周圍人的佩服。
從那時起,韓昱就知道,面對命運的不公,自怨自艾沒有用,只能用努力和實力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偏見。
“必須不枉來這一輩子”
“我只想當個正常人。”18日,韓昱對極目新聞記者說。他從小就接受“普通小孩”教育,不聽話會挨罵,功課不能落下……
媽媽用輪椅一路推著韓昱求學、求醫。聽說泡冷泉對身體有益,韓昱小的時候,每個夏天,媽媽都會帶他到黑龍江的五大連池。從山腳到山頂,300多級臺階,潘紅扶著韓昱一步一步往上走,一走就是半天。
除了要完成學業,多年來,韓昱每天還要花上數小時進行康復訓練,沒有多余的時間補充課外知識。于是,他一邊做康復訓練,一邊聽書。
“聽書開闊了我的眼界,給了我很多啟發。評書里說‘男子漢大丈夫要頂天立地’,我必須不枉來這一輩子,一定要為社會做點什么。”韓昱說,他最喜歡聽單田芳的評書,也喜歡聽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坎坷的奮斗歷程讓他產生了強烈共鳴,“人和人之間不應該存在偏見和歧視。”
為了支撐家庭開支,韓昱的爸爸長年在全國各地奔波。但他還是盡量擠出時間,和妻子一起帶著韓昱出門看世界,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走遍半個中國,開拓他的視野和胸襟。
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樣,韓昱愛好廣泛,喜歡動漫、賽車,還是個足球迷。他也喜歡象棋,擁有中國象棋初級教練員證。因為愛打游戲,他曾和媽媽發生爭執。
“我一直把韓昱當成正常孩子培養,他小時候,我說不通就會責罰他。他5歲時,給我寫了一首打油詩:‘媽媽又生氣,兒子在哭泣;本是同根生,打我何太急!’”潘紅笑著說。
“心理最健康的學生”
上初三那年,韓昱因長年身體歪斜,導致腰肌勞損,疼得在輪椅上坐不住。當時媽媽剛剛做了手術,身體十分虛弱。身體的疼痛加上學業的壓力,韓昱的心理防線幾近崩潰。“我不想總是麻煩別人,尤其是不想拖累媽媽,因此萌生了輕生的想法。”韓昱回憶。
察覺到韓昱的變化,潘紅帶著韓昱求助心理醫生。醫生建議,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要在韓昱的身體訓練和學習投入中找到平衡。中考后,韓昱選擇了離家不遠的一所中職學校,2019年又順利通過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的單招考試。
剛進入大學,韓昱就成為“團寵”,班級成立了10人志愿小組,2人一組輪流負責推著他上課、下課等,風雨無阻,盡心盡力,讓韓昱非常感動。
志愿小組成員解昇告訴記者,韓昱努力學習、生活的樣子,讓他深受感染。“我們都叫他‘老韓’。他特別陽光善良,積極上進。因為要準時送他上課,大學期間,我一次課都沒落下。”解昇說。
同班同學韓騰達介紹,韓昱經常跟著他們一起做公益。剛開始,有同學開玩笑:“你去能幫助啥?”韓昱自信地說:“我雖然是殘疾人,但我有一顆健全的大腦,我可以用我的方式為社會服務。”
韓昱在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求學的三年中,老師們鼓勵他用社工專業的理念“助人以自助”要求自己。韓昱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希望大家像常人一樣對待自己,從不要求特殊待遇。
“他是我帶過的心理最健康的學生,內心很強大。”班主任老師劉雨露說,韓昱自信陽光,臉上總是帶著笑容,“‘腹有詩書氣自華’,他經常跟大家侃侃而談,妙語連珠。”
“小韓老師對我們真好”
韓昱從小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他對此心懷感恩,也盡己所能幫助他人。2017年上高中時,他就跟隨一個志愿者團隊遠赴貴州山區,他用自己攢的零花錢,為那里的貧困學生購買了學習資料,還用自己的經歷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韓昱的父母每月固定資助貧困學生300元,目前已經資助了5名學生完成高中學業。
大學最后一年,韓昱得到實習機會,在武漢市江岸區勞動街惠中社區殘疾人陽光家園進行社工服務。一次,機構老師知道韓昱有中國象棋初級教練員證,請他給智力殘疾人進行象棋教學。可是,無論韓昱怎么講解,這群智力相當于3-5歲孩童的大齡學生就是聽不懂。后來,韓昱經多方請教,采用直觀形象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們不僅認識了棋盤、棋子,知道如何分出勝負,還能在無人輔導的情況下兩人獨立下完一盤棋。最重要的是,這群智力殘疾人變得更加活潑、開朗,愿意跟人接觸交流了。他們親切地稱呼韓昱“小韓老師”,每次教學結束,學生們都會期盼地問:“小韓老師對我們真好!你還會來嗎?”
實習結束后,韓昱繼續擔任“小韓老師”的工作,每周四固定教智力殘疾人下象棋。
“考完試后,我還想學做飯,這樣將來可以更好地獨立生活。”18日,走出專升本考場的韓昱說,“希望未來我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幫助和鼓舞更多處在困難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