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息!巨龍躍山鄉一線穿六城 鄭渝高鐵為鄂西插上騰飛的翅膀

2022-06-21 07:24:27 來源:楚天都市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昨日,復興號列車行駛在鄭渝高鐵襄陽市東津新區境內 新華社發

張思德在自家面館前 受訪者提供


(資料圖)

南漳寨子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田和灌溉用的泉眼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陳勇

秦小麗在茶園走訪 受訪者提供

覃萬梅和員工一起準備菜品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關前裕

6月18日,向平和妻子安排當天的生意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李博

鄭渝高鐵起于鄭州,經湖北,終至重慶。其中湖北段長287公里,設站6座,分別是襄陽東站、南漳站、保康縣站、神農架站、興山站、巴東站。鄭渝高鐵昨日全線開通運營后,湖北到鄭州、重慶均可實現2小時通達,而且結束了南漳、保康、神農架、興山、巴東不通高鐵的歷史。

日前,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鄭渝高鐵湖北段沿線7位代表性人物和建設者,聽他們講述與高鐵的故事。

張氏窩子面傳承人張思德喊話

期待更多外地客來吃襄陽面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鄢鵬 馬鵬飛

6月14日清晨,襄陽市樊城區松鶴西路三顧城牛肉面館前,人氣像灶臺前的熱氣般升騰。

“牛肉2兩,要辣!”話音剛落,掌勺的中年男子熟練地抓起一把面丟進竹笊籬中。笊籬在開水中轉了兩轉,面溜到瓷碗里。舀一勺牛肉,淋上牛油,碗里多了濃烈的顏色。

掌勺者名叫張思德,今年46歲,樊城區非遺項目張氏窩子面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你知道嗎,現在的牛肉面、牛雜面,是以前的窩子面發展演變而來的。”張思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新中國成立前,他的曾祖父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面條,一頭是用蕎麥、高粱做的面條,一頭是開水。面條煮熟,加上鹽、調料、蔥花即可。后來,原材料變成了面粉,增加了豆腐丁、大蔥、肥肉末等澆頭。

上世紀80年代,張思德的父親在樊城友誼街開了第一家窩子面館,澆頭逐漸增加了牛肉、牛雜、肉末、雜醬等。2008年,父親去世,張思德繼承家族生意,決定改變“牛肉面江湖”。

2017年,時任襄陽牛肉面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兼技術總監的張思德,開始了牛肉面的方便化、標準化、規模化之路。他花了一年時間,研制出顧客可以自己在家煮且保持面館口感的袋裝牛肉面。后來,沖泡5分鐘即可食用的桶裝方便面上市。

隨即,張思德注冊商標,建立生產線,批量生產桶裝、袋裝的牛肉面、牛雜面、豆腐面等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各地。

目前,張思德已經培養了上千名學員,最遠的來自牙買加,也有中國學員將面店開到了迪拜。

記者看到,桶裝面的面條很細,類似重慶小面。張思德說,隨著鄭渝高鐵開通,他將帶著他的產品,開拓四川、重慶等市場,和重慶小面正面PK。他也期待更多外地客乘坐高鐵來襄陽,吃一碗當地的牛肉面。

“女漢子”回鄉開起家庭農場

盼高鐵帶來五湖四海觀光客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實習生 彭鈺雯

據南漳縣東鞏鎮峨眉山圓通寺遺址碑載:“山麓多靈泉,而上泉下泉灌溉沃壤其尤著也。”

古寨春秋寨腳下的東鞏鎮上泉坪村,就有一眼千年古泉。盛夏時節,泉眼呈現美麗的藍色,猶如寶石鑲嵌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里。泉水清澈而冰涼,滋養著這里的2000畝良田。

種田的是一對80后夫妻,丈夫陳磊負責稻米生產和加工,妻子趙青負責品牌打造和銷售。他們種出來的米,叫東鞏寨子米。

趙青在南漳縣城長大,以前從沒干過農活。2012年,她放棄武漢一家企業的會計工作,放棄大城市舒適的生活,毅然回鄉投身農業。2013年3月,她拿著10萬元貸款,在姚崗村流轉180畝土地,注冊了南漳縣首個家庭農場。

2013年,趙青第一次嘗到豐收的喜悅。2015年,她帶著400多戶村民,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成立寨子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冰涼的泉水用于灌溉,水稻不發根,產量不高,但勝在天然純凈,微量元素豐富。趙青和丈夫放大冷水稻的優勢,選用優質水稻品種,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制劑替代農藥,用修耕、綠肥等方式提升地力,生產高端寨子米。

7年間,趙青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東鞏寨子米,打造成了響當當的地方品牌。她還研發出了低糖米、黑米茶等新產品。

這些年,為了東鞏寨子米的發展,趙青頻繁往來于南漳和武漢等地,“坐車坐怕了”。鄭渝高鐵開建后,她便開始規劃高鐵開通后的發展。這兩年,她策劃種植了彩色水稻,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希望高鐵將她的寨子米帶出南漳的同時,也能帶來五湖四海的觀光客,來實地看看長出高山冷水有機米的美麗南漳。

神農架大九湖餐飲老板

要把餐館開到武漢等大城市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

6月16日,神農架林區大九湖鎮游人如織。

45歲的餐館老板覃萬梅,和員工一起忙著準備菜品。“神農架終于要通高鐵,太開心了!”覃萬梅說。

2009年,覃萬梅利用自家房屋開辦農家樂。隨著游客越來越多,農家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2013年,大九湖濕地生態移民搬遷實施,覃萬梅第一批響應。她用拆遷款在鎮上繼續開餐館,陸續開了9家餐館、1家客棧。

高鐵即將開通的消息,讓覃萬梅和大九湖鎮所有旅游業從業者備受鼓舞。“我要把餐館的配套設施更新換代,把菜品做得更精致,把服務標準再提升,給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覃萬梅說。

隨著神農架進入高鐵時代,昔日偏僻的大九湖,也不再遙遠。覃萬梅表示,此前她就有在武漢等大城市開設分店的打算,但受制于運輸不便,當地特色食品保鮮問題無法解決,她只能作罷。高鐵開通后,從神農架到武漢只要大約2個小時,新鮮蔬菜運輸不再是問題了。她決定6月底到武漢考察選址,開一家上檔次的餐館,專賣正宗的神農架特色食品,讓武漢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夠品嘗正宗的神農架美食。

昔日山民掘金高鐵新區

“彪娃子”日子越過越紅火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通訊員 王春雷

“彪娃子,快去街上買點草魚和雞。今天客人比較多,訂了二十幾個人呢!”6月18日,天剛蒙蒙亮,在巴東縣高鐵新區金葉灣小區臨水民宿,“彪娃子”夫婦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彪娃子”名叫向平,曾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此前,他和妻子長年在外務工,孩子由年邁的父母照看。為支持鄭渝高鐵建設,去年底,他一家五口搬離兩層老房子,搬到高鐵新區金葉灣小區政府分的新房。夫妻倆決定,借助高鐵開通的東風,開辦農家樂。

今年5月1日,向平的臨水民宿開業,每天訂單爆滿。看著向平家生意紅火,鄰居們紛紛前來取經。在他的帶動下,金葉灣小區最近新增了5家農家樂、3家民宿、4家超市,小區居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目前,高鐵新區金葉灣小區已有283戶居民入住。巴東縣將高鐵新區納入縣城中心城區范圍,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萬人,這讓向平夫婦和當地居民對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高鐵開通后,游客會越來越多,生意也會越來越好。”向平自信地說。

高鐵開進大荊山區

“世外茶源”正漸漸融入繁華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楊鄒

位于大荊山區的保康縣,茶葉種植面積達17萬畝,有茶企100多家,連續4年獲“茶業百強縣”稱號。6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官山世外茶源茶場。山路蜿蜒,滿目蔥蘢,茶場負責人秦小麗沏好清茶,香氣裊裊。

2014年,退休的秦小麗回到家鄉保康,到官山茶場故地重游。在云霧的點綴下,茶園荒蕪,廠房破舊,傳統制茶手藝也瀕臨失傳。

“這么美的地方成了這個樣子,太可惜了。”秦小麗告訴記者。2015年,她接手官山茶場,改茶園、請師傅,用了3年時間恢復茶葉生產。2019年,在襄陽市茶葉評比中,官山茶在78個茶葉樣品盲評中獲得金獎。

為了推廣自己的茶葉,秦小麗既當老板又當業務員。她回憶,她剛開始跑業務拉客戶的時候,從保康到襄陽的高速還沒修通,開車單程需要近4個小時。高速修通后,仍要2個小時左右。

“通了高鐵,以后生意更好做了。”秦小麗說。因為交通不便,官山茶在重慶、成都一帶還是空白。鄭渝高鐵開通后,她將把川渝市場的開拓納入日程。

秦小麗介紹,除了茶葉生產基地,官山世外茶源還配套了客棧、酒吧、書吧、餐廳等,非常適合周邊游和短途游。她正在規劃開發原始森林露營地、森林吊橋棧道、森林奇幻木屋等旅游項目,希望高鐵開通帶來更多人氣。

曾經的家園變身高鐵站

滿滿的希望化解淡淡的惆悵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李斌 張雅麗

59歲的王兆伍,家人暫住在興山縣古夫鎮鷂子坪社區的過渡房里。他們原來的家在馬路對面,現在變成了興山高鐵站。望著這座縣城新地標,王兆伍既有淡淡的惆悵,更有滿滿的希望。

北斗坪村鄧家壩曾是香溪河畔一個普通村莊。上世紀90年代初,王兆伍和妻子帶著不滿3歲的兒子,搬來這里定居。他靠著廚師手藝四處打工,撐起一家人的生活。不久,女兒出生。

2016年底,王兆伍打工回家,鎮干部找到了他,說縣里要建高鐵站,選址在北斗坪村,希望他發揮退役軍人的示范作用,帶頭支持搬遷。

王兆伍的思緒一下子回到1981年。那年冬天,他應征入伍,部隊駐扎在河南信陽。他和幾名新兵從興山坐船到秭歸,再轉船到宜昌,又乘船到漢口,接著轉車到信陽……一路上足足花了2天多時間。這也是興山人祖祖輩輩的痛——通往外界的路途太曲折、太坎坷了。

即便是眼下,兒子在廣州打工,女兒、女婿在南京打工,他們每次回家一趟,也要花上整整一天。現在國家要建設一條高鐵,可以直達興山,這是多好的事啊!王兆伍下定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支持高鐵站建設!

當年臘月,家家戶戶忙著準備過年的當口,王兆伍和其他12戶居民一起,搬進了政府安置的過渡房——鷂子坪社區。

在他們的帶動下,北斗坪村300多戶居民紛紛響應政府號召,搬到了各自的安置點。今年3月,政府為搬遷居民新建的安置小區——皇家莊小區開始分房,王兆伍一家分到了2套120平方米的新房,目前正在裝修,很快就能入住了。

鄭渝高鐵湖北段建設者

5年啃下5506米高風險隧道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通訊員 肖帆 劉皓

6月15日上午,看著試跑的高鐵列車從高家坪隧道呼嘯而出,中鐵十一局集團鄭渝高鐵湖北段五標項目總工程師王永太對極目新聞記者說:“我感到很自豪!”

高家坪隧道長5506米,巖體破碎,灰巖地段溶洞、溶蝕裂隙眾多,工程地質復雜,隧道內還有瓦斯,施工難度大,是鄭渝高鐵湖北段高風險隧道之一。自2016年12月進場以來,王永太和同事們開展復雜地質條件下山嶺隧道智能化建造技術研究,首次成功采用隧道軟弱圍巖全斷面機械化配套施工,配備國內最先進的智能三臂鑿巖臺車,以及多功能拱架安裝臺車、濕噴機械手、自行式仰拱棧橋、防水板自動鋪掛臺車等新設備、新工藝,效果良好。

高家坪隧道僅大小溶洞就有30多個,易發生突水、突泥等險情,施工難度大,其中難度最大的是一個直徑15米、高近300米的溶洞。為保證隧道施工和后期鐵路正常運營,在正洞一側修建的泄水洞、迂回導坑就有5600多米,比隧道正洞還長。

以往,修建隧道掌子面鉆孔、填充炸藥等全靠人工,耗時長、風險大。高家坪隧道采用的智能三臂鑿巖臺車,可實現30秒自動鉆孔;國內最先進的智能裝藥設備,采用泵注方式填充炸藥,更精準、更安全。以往五六十人施工的掌子面,通過機械化、智能化施工,僅需10人就能完成,而且安全性和效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果冻传媒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欧美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贵州美女一级纯黄大片|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男人j进女人j啪啪无遮挡动态|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手机看片国产免费永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 www.天天射| 性色av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欧美在线一级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伦理|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