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劉文波
朋友在微信圈發圖考問大家的植物知識。圖片中的植物莖稈直立,只在頂端平靜地伸展著三只葉片,體態修長,三葉輪生,向心聚攏,不爭不讓,像三個可愛的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圓圈做游戲,讓人感到親切。見沒有回答的,我就在評論欄里輕輕地敲下“半夏”兩個字。
是半夏,當然是沒錯的,那綻放的綠葉,多像長養在深閨里的女子,端莊內斂,靜如止水。又如輕輕安放在四季這本大書里的書簽,正好停駐在這半夏時光,等你細細讀來。
半夏生于夏至前后,此時夏天也剛剛過半,所以名曰半夏。
小時候對半夏的熟悉,如同玩伴,耳鬢廝磨,朝夕相處。盛夏之時,故鄉果園里,一棵棵幾十年樹齡的蘋果樹長在時光深處,花期剛過,枝葉已將天空縫合起來,只在縫隙里留下些深深淺淺的斑駁。樹下別無雜草,有的只是一片半夏和更多片的半夏。密密麻麻,層層簇簇,如同大田里種植的莊稼,整齊劃一。一棵半夏是一只纖纖玉手伸向空中,而幾十棵,成百上千棵,就是一片手的海洋。陽光和風從樹端的罅隙里落下,光影點點,風移影動,就像盛大劇場里成千上萬的搖曳的手,在招搖,在狂舞,在呼喊,比貓王的演唱會還瘋狂。我看得神情恍惚,是誰在攫住千萬雙手千萬顆心?大概沒人能讀懂,只有半夏知道,因為那是它們自己的時光。分開的三葉是伸向空里的纖纖玉指,像要摘取什么,托住什么,大概也只有半夏知道。
半夏是雌雄同株的。雄花位于花序的頂端,白色無花被,雄花圍成密集的圓筒狀,緊挨著雌花,不即不離,若依若就,親而不狎。百度百科上叫“佛焰苞”,綠色或紫色,很有氣場,這個名字也是難得的取得好。田地里,半夏們牛羊不吃,孩童不理,落寞的確如同持戒修煉的和尚。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經過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減去毒性,制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清鹽半夏、竹瀝半夏……如同小夫妻過日子,再不羈的靈魂,經過互相撫慰勸說感化,就會打磨掉粗糲的秉性,收攏炫目的鋒芒,只剩下柔和熨帖過日子。經過炮制后的半夏,毒性小了,變成苦口良藥,順耳忠言。讓人欲罷不能的火烈性子變得柔順了。
所以,半夏的花語是敢愛敢恨,如一位傳奇女子,骨骼清奇,天賦異稟,生于泥土,卻清新脫俗,變得能讓人親近。而那位讀懂半夏,給它命名的,那是命中懂它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