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充值可通過屏幕查看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李丹 產啟斗
客服中心能否改進顯示屏,讓乘客方便查看?潮汐客流十分明顯,站內電梯能否優化運轉方向?極目新聞記者昨日從武漢地鐵運營公司了解到,針對乘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相關部門迅速“接單”逐級“遞單”,很快就整改落實到位,得到乘客肯定。
(資料圖片)
乘客掃碼充值不再“繞圈跑”
昨日上午10時許,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地鐵2號線長港路站,乘客張女士正在客服中心充值。“出站刷卡時發現余額不足,所以來這里充點錢。”
遞卡、掃碼支付、收卡、刷卡出站,一系列動作半分鐘內完成。“現在我能看到工作人員的操作界面,除了顯示付款二維碼,還能清楚地看到充值多少,卡里余額是多少。”張女士說,以前乘客要圍著客服中心“繞圈跑”,才能看到自己的充值情況。
“客服中心雖然三側都有對乘客的顯示屏,但有時候并不方便我們查看,要繞一圈轉到另一側才能進行掃碼支付。” 去年底,市民董女士向車站值班站長建議:“能否把這三塊屏串聯起來,不管乘客在哪一側都能看就好了。”很快,這一合理化建議被分配到地鐵售檢票系統專業工程師袁珊珊、維修技師張星手中,他們立即啟動論證工作,提出具體改造方案:增設乘客顯示器切換裝置,實現多塊顯示屏同步顯示的需要;同時將支付倒計時由60秒延長至120秒,方便操作手機不熟練的中老年人掃碼支付。
方案討論通過后,他們確定在2號線長港路站試點改造。觀察一段時間后,大家發現收效甚好,于是陸續推廣到其他站點。據介紹,目前2號線6號線已改造完成33座客服中心,還有22個正在推進,預計未來兩個月將整改完畢。
動態調整扶梯方向化解潮汐客流
位于光谷的武漢東站地鐵站內,一個小小的改變也和乘客的建議有關。
該站串聯起中心城區、東湖高新區乃至鄂州市,是2號線和11號線的換乘站,也是2號線小交路折返站和目前11號線的起點站,日均客流量4萬乘次。值班站長告訴記者,該站每天的客流呈現出早晚高峰明顯的潮汐特征:早高峰時,乘客多數是從2號線換乘去往11號線,晚高峰時,乘客多數是從11號線換乘去往2號線。
“有乘客提出建議,能否優化調整扶梯運行方向,為乘客在站內流動提速。”該站值班站長介紹,針對乘客的“點單”,武漢地鐵及時“配單”,車站“接單”拿出整改方案:早晚高峰不同方向的高峰客流,靈活調整2部手扶電梯方向,使用鐵馬隔離出通道,電梯附近設置臨時標志、增派工作人員引導,有效降低客流對沖、提升換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