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跑道建成后的天河機場效果圖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通訊員 鄺永齡 張蒙
6月26日,武漢天河機場第三跑道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新建一條長3200米、寬45米的第三跑道,和長3200米、寬23米的平行滑道。第三跑道建成后,天河機場將形成年旅客吞吐量63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80萬噸的能力。
【資料圖】
天河機場新增一條4E級跑道
天河機場第三跑道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一條3200米長、45米寬的4E級跑道,一條3200米長、23米寬的平行滑道;跑道雙向設置Ⅰ類精密進近系統(tǒng),配套建設助航燈光、供電、給排水、消防等設施,項目批復概算27.5億元。
據(jù)介紹,跑道的長度是決定飛機起降架次量的關鍵要素,跑道的長度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可起降飛機的大小和類型。機場飛行區(qū)等級和跑道息息相關,由高到低分為4F、4E、4D、4C、3C等,可以理解為數(shù)字對應跑道的長度,字母對應跑道的寬度,長度大于1800米的跑道均為等級4。1995年4月,隨著武漢天河機場的通航,長3400米、寬45米的機場第一跑道投入使用,并于2019年大修;2016年8月,長36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投入使用。
目前天河機場第二跑道屬于最高等級4F,可供全球最大客機在內的所有民用航空機型起降,如空客A380超大客機。第一跑道和準備建設的第三跑道寬度一致,長度相差不大,同屬于4E等級。所謂4E級,是指跑道可起降的飛機種類包括波音747、空客A340等四發(fā)動機遠程寬體客機,以及波音787、波音777、空客A330等雙發(fā)動機大型客機。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機場第三跑道采用近距跑道構型,其與第二跑道間隔只有360米,為全國最小。對比來看,第二跑道與第一跑道的間距為2100米。業(yè)內人士指出,這一數(shù)據(jù)看似不起眼,卻體現(xiàn)了第三跑道科學化、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每年增加6萬至8萬架次航班
武漢天河機場于1995年4月開航啟用,2016年8月第二跑道投入使用,2017年8月,T3航站樓正式啟用,經過多輪擴建,目前擁有3座航站樓、2條跑道。截至目前,武漢天河機場累計開通航線217條、通航點139個,其中國內航線196條,國際和地區(qū)航線21條,國際和地區(qū)全貨機航線18條。
目前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44萬噸。第三跑道建成后,天河機場將形成年旅客吞吐量63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80萬噸的能力。
第三跑道建成后,武漢天河機場將形成一跑道可獨立起降使用,二跑道起飛、三跑道降落的近距離跑道系統(tǒng)。每年可增加6萬至8萬架次航班,每天高峰小時可增加15-18個架次的運力。
國內多個機場已投用第三跑道
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跑道的多少,是決定飛機起降架次的關鍵要素。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兩條跑道是大型機場的標配。隨著湖北民航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跑道數(shù)量可能成為天河機場進一步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掣肘”。
6月26日,天河機場第三跑道開工,意味著天河機場將成為中部地區(qū)率先建設第三跑道的民用國際機場。從全國范圍看,旅客吞吐量排名靠前的機場,不少已投用第三跑道或計劃建設第三跑道。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成都天府機場、重慶江北機場等均有3條跑道,北京大興機場有4條跑道,深圳、長沙機場正在建設第三跑道。
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無論是基于補短板、強弱項考慮,還是從強化運營資源的角度出發(fā),建設天河機場第三跑道勢在必行。根據(jù)規(guī)劃,天河機場力爭在2035年之前,形成“5條跑道+雙航站區(qū)”的大空港格局。
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后,將有效提升天河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發(fā)揮湖北民航客貨運“雙樞紐”功能,對我省打造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fā)展內陸“新沿海”,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和功能,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先行區(qū)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