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郭軍 鮑慧
“謝謝你們幫忙,上千元一棵的棕櫚樹,活過來了! ”6月21日,十堰市竹溪縣皇木谷景區負責人李超打來電話,向縣文旅局副局長馬驥表達謝意。
6月10日,馬驥走訪皇木谷景區,發現不少新栽的棕櫚樹“病歪歪的”,許多枝葉都已枯萎。
面對馬驥的詢問,李超道出原委:這些棕櫚樹是去年年底從外地移栽的,一共108棵,有32棵“水土不服”,打過“吊瓶”,依舊效果不佳。“千把元一棵,要是救不活,景區損失就大了。”
馬驥當場聯系縣園林部門負責人,說明情況,請求支持。次日一早,馬驥開車載上園林局技術員黃全鑫,再次來到皇木谷。茶都沒喝,兩人和李超直奔棕櫚樹林。
黃全鑫來到一棵五六米高的棕櫚樹下,仰頭而望,只見黃燦燦的棕葉垂耷下來,已奄奄一息,再用手敲了敲樹桿,用腳踩了踩樹蔸,他說:“移栽時土坑太深,填土太實,導致根系無法正常生長。”
李超連連點頭:“當時怕樹被大風刮倒,坑挖了快一米深,填土時還夯了的。”
“棕櫚的根系不發達,挖坑太深容易爛心。先給樹支上支撐架,去除根蔸的多余覆蓋土,再深翻土壤,在1米遠的周圍起溝濾水,每兩三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地濕潤,澆水不可太過,以免過澇反而不易成活……”黃全鑫迅速開出“藥方”,“及時將下垂的葉子、枯葉全部剪掉,營養液還得再輸一個星期。”
李超立即按方施救。21日,他向馬驥反饋,32棵生病的棕櫚樹都在迅速恢復,大部分都已長出新葉。
自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竹溪縣實行首訪責任制,要求“走訪不見面,不放過;責任不具體到人,不放過;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效果不滿意,不放過”。至6月中旬,全縣5000余黨員干部走訪農戶3萬多戶、企業500多家,解決企業難題100余件,群眾急難愁盼3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