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彈指一揮間,一家成長于鄉鎮的煤炭機械企業,坐上湖北省煤機細分市場的“第一把交椅”;47年,不僅做“老企業”,更做“老品牌”,歷盡市場沉淀和洗禮,多次涅槃重生……日前,記者走進湖北中工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探尋這家老牌機械廠煥發青春新活力的“背后故事”。
火紅年代:產品遠銷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1975年,鄂州市煤礦機械廠在沙窩鄉成立。時隔不久,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10多名工人成立鄂州華裕煤礦機械廠,主要生產煤礦機械的零配件。
(相關資料圖)
配件加工。阮瓊 ?攝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實施煤炭資源有償使用政策,煤炭市場經歷了紅火的“黃金20年”。與之相應的是,用于煤炭開采的煤機市場及其零配件市場也異常火爆。
1992年,企業搬至武昌大道重型機械廠,并更名為湖北新南方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煤炭刮板輸送機和皮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主要用于中小型煤礦,皮帶輸送機既用于中小型煤礦,又用于大中型煤礦。
機加工。阮瓊 ? 攝
2000年,新南方煤機搬至樊口街道辦事處;2016年,更名為湖北中工南方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工科技”)。“企業高度重視產品質量,業務人員全國各地跑,銷售的產品受到市場高度認可”,廠長嚴明雙說,當時一大批業務員成了“萬元戶”。
嚴明雙說,企業先后開發設計了10多種機型,產品主要銷往云南、貴州、四川、山西、陜西、河南、黑龍江、遼寧等煤炭生產大省,部分產品遠銷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起重搬運。阮瓊 ?攝
與此同時,企業有著較強的研發、設計及制造能力,先后獲得10多項應用型專利。下設輸送設備研發中心、運輸機械制造廠、結構件加工廠、精密鑄造廠、工程技術部等部門。
據悉,中工科技還是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會員企業,是國家定點生產刮板輸送機、皮帶輸送機的廠家。企業產品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經過國家安全生產礦用設備檢測檢驗中心的檢測驗收,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認證產品。
細分領域:繼續做大做強煤機市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5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運用環保、法律、安全等手段化解低端過剩產能,加快冶金、煤機等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工作。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等途徑,退出部分過剩產能。
一時間,大型煤礦企業紛紛整改,中小型煤礦企業幾乎全部關停。壓力傳導之下,煤機行業紛紛發生連鎖反應,大部分煤機企業沒能挺過供給側改革的“寒冬”。
中工科技的銷售額數據更能反映國家政策調整所引發的效應,2012年,企業銷售額為1.2億元;2013年,8000萬元;2014年—2016年,年均4000萬元;2017—2021年,年均3000萬元。
嚴明雙說,中小型礦山不斷關停,與之前配套的刮板輸送機的銷售陷入停滯。為了更好適應市場發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致力開發大型皮帶輸送機。
車間工廠。阮瓊 ?攝
“皮帶輸送機的功率從過去的30千瓦提高到1260千瓦,帶寬從500毫米擴大至1800毫米,運量從1000多噸/時提升至20000噸/時”,嚴明雙說,大型皮帶輸送機的成功研發并迅速占領市場,終于讓企業緩了“一口氣”。
據介紹,在提高產品性能方面,煤機中部槽使用等離子噴焊先進技術,使其壽命延長1.5倍,公司自行設計的合金鏈輪、滾輪,經使用證實其壽命比傳統鏈輪提高了2倍以上。
在降低經營風險方面,2016年,中工科技在專攻煤機產品的同時,嘗試多元化發展。一方面,積極與中冶南方、中冶賽迪等企業合作,開發生產鋼制罐類、高爐配套類、吊掛類等冶金產品,2021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另一方面,與無錫工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生產環保類、化工類裝備。
噴色上漆。阮瓊 ?攝
希望在,夢就在。2022年4月,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2年省級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工科技在煤礦機械的細分領域,榜上有名。
“做專做精是企業存續47年的根本。”嚴明雙說,中工科技將始終秉持“求實創新、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理念,永葆“客戶至上,用心服務,打造優質產品,創建卓越品質”初心,著力在煤炭機械這一細分領域做大做強,將全國的“老品牌”做優做響。
策劃:夏雙文、王焱堯
執行:丁元中、阮瓊、王小霞
攝影:阮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