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啟動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工作。近年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人數不斷增多,去年,全國超80萬人報名參加這一考試。
由于我國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行業起步較晚,很長一段時期,說起社工,很多人往往把它和義工混為一談,甚至把社工與居委會大媽、志愿者歸為一類,這種認知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的發展。事實上,社工雖然也以“助人”為宗旨,但是和志愿者、義工大不相同。社工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相關資料圖)
社工用自己的技能和方法,為個人、家庭和群體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工的作用、價值日益顯現,社工越來越“供不應求”。當下,社工已和教師、醫生、律師一樣,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職業。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家庭親子溝通障礙以及由于父母離異等原因造成的兒童心理疾病等問題出現,這都需要社工提供專業服務。社工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應熟悉與社會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知識,對實踐操作等實務能力也有很高要求。
我國 “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社區矯正法》等等,也都明確規定了社會工作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國家高度重視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社工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也隨之增加,報考人數不斷增多。民政部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以每年10余萬人的數量逐年大幅遞增,2021年報考總人數更是達到80余萬人。不少地區通過各種獎勵措施鼓勵社會工作者考取職業水平證書,以此來提升社區治理的專業化水平,例如,在江蘇無錫濱湖區,助理社會工作師月補貼500元,社會工作師月補貼800元,高級社會工作師月補貼1000元。
社工讓社區更美好,社區需要一大批高素質,具有職業精神、志愿精神的社工,這就需要從頂層設計讓從業者有合理的薪酬和發展前景,提高社工的待遇、社會認同度、職業聲望,增強社工職業的吸引力,讓社工成為一種受人尊重的職業。比如借鑒教師、醫生、律師等行業,設計社工發展保障措施,建立“社工+志愿者”聯動機制,發揮社工在各種服務中的專業協調優勢,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總之,讓社工更體面地工作,需要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每個人態度上的尊重、精神上的呵護。只有讓社工成為社會尊重尊崇的職業,才能真正發揮社會工作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高素質的社工多了,社區也必將變得更美、更和諧。
稿源:荊楚網
作者:胡波(宜昌枝江)
責編:楊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