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黃岡市英山縣、十堰市竹溪縣遭遇強降雨。兩地高度重視氣象、地災預警,第一時間安排群眾撤離,成功避讓了兩起山體滑坡,避免了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9村民撤離12分鐘后,
(資料圖)
房屋被埋
6月27日夜間至28日,英山縣遭受強降雨襲擊,6小時內多個鄉鎮降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降雨量為石頭咀鎮123毫米。
28日7時,英山縣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明確石頭咀鎮付家山村位于暴雨重點區域內。8時32分,付家山村黨支部書記肖罡在該村一組團山垴路段巡查時,發現山體有開裂跡象,山頂出現很多裂縫,而且裂縫越來越大,于是立即組織山腳下7戶9人緊急轉移避險。人員撤離后12分鐘,9時25分,團山垴山體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將該村村民房屋附屬設施后墻擠垮、菜地和溝渠掩埋。
此次滑坡量約1萬立方米。為確保安全,當地在滑坡周邊區域樹立警示牌,設置警戒線,實行24小時巡查值守,堅決防止轉移人員“回流”,加強警戒監測;制定“削方整形+截、排水溝”排險方案,抓好除險現場安全管理,利用降雨間隙迅速施工,防止新一輪降雨沖刷山體引發次生災害。
28日夜間,英山縣防辦下發緊急提示,要求全縣所有在建工程、礦山一律停業,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必須有人值守、巡查,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群眾必須撤離。
目前,當地正對滑坡發生地采取工程措施除險加固。
地災預警后,
一家三口深夜轉移
“幸好得到通知,及時轉移,要不真不知道會發生啥!”6月28日,竹溪縣縣河鎮明家祠村村民明昌虎仍后怕不已。
“明昌虎家后坡,是一處老隱患點。”明家祠村黨支部書記龔超介紹。2018年,山下水庫蓄水,坡底被水浸泡后松動,一旦遭遇暴雨,極易滑坡。今年3月,竹溪縣在這里安裝了兩套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加強防范。
6月26日,竹溪下起大雨。23時3分,明家祠村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設備發出藍色預警;12分,發出黃色預警;28分,發出紅色預警。接到地質災害監測設備預警后,竹溪縣減災委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鎮村干部及技術員迅速趕到現場。23時40分,明昌虎一家三口被轉移到村里的臨時安置房。
27日凌晨3時,山體發生滑坡。當日上午,省水文隊地質專家現場調查發現,滑坡體約900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
竹溪地處大巴山脈東段,地質結構穩定性差,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近年來,竹溪縣在17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監測設備612套,縣減災委要求各鄉鎮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按照“一點一員”標準逐點配備監測員,構筑起一道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