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網紅餐飲公司作為上城區民營企業協會的理事會成員單位,向協會尋求幫助,稱其好不容易撐過疫情影響的這一波,卻接到了一紙訴狀,莫名被控構成商標侵權,要求承擔數十萬元的民事賠償。
原來,餐飲公司被原告訴稱其經營的菜品之一生蠔,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原告主張,2015年9月份“G”品牌生蠔經營者S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了生蠔注冊商標“G”。原告于2018年取得了S有限責任公司該商標在中國境內的獨占使用權和維權授權,即國內所有的吉娜朵生蠔,都應出自原告方的品牌授權許可。
原告認為,餐飲公司經營的菜品生蠔,名義上刻著其注冊商標,但根據原告鑒定,該生蠔并非原告廠家生產,餐飲公司構成了對原告的商標權侵權。
餐飲公司深覺冤屈,其所訂購的“G”品牌生蠔,是特意去水產市場一家家找,在核實經營店家的營業執照、許可證和“G”品牌商標資料,詢問了價格,確定是市場價,判斷不會有假,才向其采購的,哪想到現在不但被說是假的,還要求賠償數十萬元費用。
在疫情背景下,餐飲企業的生存已經是舉步維艱,該商標權侵權案件一旦敗訴,企業將承擔數十萬賠償,這樣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協會收到理事會成員的求助后,積極發揮了協會的主導協調作用,聯系了協會的顧問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朱雄安律師,委托其幫助解決理事會成員的實際困難。
該案件在律師專業分析之后,認為該企業確實很冤,但如埋頭應訴處理將會很被動。為此律師制定了最優方案,推進商家按照該方案積極聯系各家商量處理,最終雙方在開庭之前順利和解,企業以零元代價換來了原告方的撤訴。
據上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上城區還將繼續“有精度、有力度、有速度、有熱度”地開展助企紓困解難活動,讓上城企業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通訊員 劉偉 記者 汪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