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至26日,第五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能創意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在全國總決賽中,來自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I科人工智能團隊的參賽作品《基于飛槳的分腎功能預測系統》在最終的十強爭奪戰環節中,戰勝諸多高校的學生團隊,勇奪創新組全國二等獎(全國排名第五,湖北省排名第一)。
參賽作品《基于飛槳的分腎功能預測系統》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該競賽屬于武漢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從今年5月啟動,歷時7個月,賽事共吸引國內外420所高校2600多支隊伍報名,雙一流高校覆蓋率達100%。經過初賽、復賽兩輪選拔,共有64支全國高校隊伍過關斬將進入總決賽。
大賽海報
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I科人工智能團隊的參賽作品《基于飛槳的分腎功能預測系統》經過激烈角逐,從26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總決賽創新組二等獎。該參賽團隊指導教師由學院泌尿外科首席專家劉修恒教授、泌尿外I科王磊副教授、楊瑞博士擔任,隊長由2016級八年制學生鄭慶源擔任。
團隊獲獎榮譽證書
據隊長鄭慶源介紹,該項目作品主要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從CTU(CT尿路成像)圖像中準確分割出三維形態的腎臟及腎皮質部分,從而達到無創、便捷、經濟且可靠地評估梗阻性腎病患者單側腎功能的效果。利用該技術可以對無法耐受ECT(放射性核素腎顯像)檢查的患者提供一種可行的腎功能檢測替代方案。記者了解到,鄭慶源在校期間,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重點課題,多次參加國內人工智能大型會議,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4篇醫學人工智能專業相關SCI文章。
據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I科在劉修恒教授和陳志遠主任的領導下,先后在人工智能領域獲批了湖北省重點研發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項目和“AI+醫學”產學研融合基地建設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重點課題,為實現泌尿系統腫瘤的早期精準診療提供了有力支持。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首席專家、外科教研室主任劉修恒教授介紹,泌尿外科堅持秉承以賽促學的優良傳統,近年來在學生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加大與醫療行業高水平技術企業的深度合作,積極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實踐基地建設和師資培訓等多方面創新辦學特色,提升教學質量,此次大賽的優異成績是對該學院應用創新實踐的教學模式的充分肯定。
獲獎團隊成員與指導教師合影
(圖片由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I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