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 (通訊員 徐婷 董顏嘉)安陸市接官鄉長山村堅持產業推動、多元投入、群眾主體、服務至上理念,鼓勵群眾參與共同締造美麗鄉村,初步實現了人居環境好、產業發展好、社會治理好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走進接官鄉長山村,只見屋舍白墻黛瓦,道路阡陌縱橫,設施一應俱全,村莊干凈整潔。昔日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的落后村如今變成了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省市美麗鄉村示范村,這一改變的背后是長山村群眾主體作用不斷凸顯、共同締造活動持續推進的有力探索。
“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深入灣組,與老百姓零距離接觸,講解共同締造的內容、意義,村里事務讓老百姓全程參與,共同謀劃,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評議,最后做到共享。”長山村黨支部書記 張維忠告訴記者。
在村里的一處道路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和砂漿、砌磚,進行邊坡防護作業。如何在村路改造中引導村民們共同參與締造幸福生活?長山村尊重村民想法,集中村民智慧,從施工構思、施工建設到工程質量監督等過程,做到讓村民全過程參與,讓修路從村里的事變成村民的事,實現由為民作主到以民為主。
村里的事怎么干,群眾最有發言權。長山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屋場院子會、協商會,將村民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造等內容集中梳理匯總,多次聽取群眾意見、采納群眾建議,讓村民從“局外人”變成鄉村治理的“主人翁”。
張維忠說,如今村里修筑塘堰、公路建設、環境治理等工作,村民都踴躍參與,建言獻策,投資投勞。
余志峰是長山村榨樹塘飯店的老板,早年在外打拼,去年回鄉之后發現村里變化很大,便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說干就干,去年11月,余志峰承包了村里的一處休閑農莊進行改造,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這里的環境比較好,顧客回頭率比較高,一年下來輕輕松松賺十幾萬塊錢。”
如今的長山村通過村集體出資,實行租賃經營,發展農家樂、精品民宿等產業,利用太空蓮產業發展“美麗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給村集體每年帶來了10多萬元收入,有效地激發了鄉村振興新動能,在“共同締造”中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