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湖北疾控官微發布提醒,內容如下: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各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較重的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咳嗽、噴嚏等噴出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相關資料圖)
各型病毒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多是引起每年季節性流行的“罪魁禍首”。在我國流感以春冬季高發,不同年齡的人群均普遍易感,尤其對于學生來說,校園環境相對封閉,且人群聚集,更易發生暴發流行。
根據我國每年報告的流感暴發疫情中,90%以上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與其他人群相比,學齡兒童的流感感染率最高!因此,兒童及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覺。
流感怎么傳播?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流感的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機構等人群密集的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是不是普通感冒?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區別
怎么判斷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通常急性起病,發熱(高熱可達39-40℃),呼吸道癥狀可出現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全身癥狀明顯,如頭痛、肌痛、乏力等。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在流感流行季節,可能是感染流感病毒所致。但由于流感的癥狀、體征缺乏特異性,易與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所以流感需要實驗室檢測來確診。檢測方法包括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抗原檢測和血清學檢測。
得了流感會怎樣?
1.嚴重程度 流感是常見的季節性傳染病,絕大多數為輕癥,重癥和死亡的病例較少,季節性流感一般的病死率大概為0.01%。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癥病例,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2.傳染程度 流感傳染性強。常見潛伏期為1-4天(平均2天),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3.治療時機 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的重癥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為什么流感一般發生在冬季?
1.低空氣濕度會損害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屏障功能和先天性抵抗力,因此濕度低的冬天流感更容易傳播。
2.在溫度較低時,鼻黏膜分泌黏液增加并降低纖毛運動的頻率,黏膜纖毛的清理能力減弱,人體的第一道物理保護屏障變差,流感病毒更易進入呼吸道深部。
3.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征是對熱敏感、耐低溫,低溫環境下有利于流感病毒在鼻黏膜上定植并進一步擴增,引起病毒的再次感染。
4.人群在溫差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風險。
5.冬天人們更喜歡呆在屋子里且喜歡關閉窗戶,這就導致室內空氣缺乏流通。流感病毒在密閉的環境中更容易聚積,增加了易感人群的感染風險。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總體來說,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或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在感染后容易發生嚴重并發癥。
另外,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接觸流感患者的機會較多,因此感染的風險高于普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