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梁軍)12月12日,筆者從棗陽市人民法院執行局獲悉,該院通過開展“全面提升審判執行效率”專項活動,及時兌現當事人的勝訴權益,今年以來共執行結案5883件,執行到位5.1億余元。
黃某與程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雙方于2019年4月10日達成調解協議,程某欠黃某借款3萬元,利息7200元,于2019年5月10日一次性付清。因程某逾期未履行義務,黃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某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后,既不履行支付義務,也未報告財產。
執行法官查明,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間,程某銀行卡有多筆進賬,共計16萬余元。鑒于程某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決定對程某司法拘留十五日,后因疫情未實施。但程某仍未履行義務,也未報告個人財產情況。
今年7月,黃某提起刑事自訴。棗陽市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程某的行為構成拒不執行裁定罪,遂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個月。
執行工作是司法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線,為了嚴守這道防線,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今年6月、8月和11月,棗陽市法院先后3次召開審判執行工作推進會,會議通報了審理和執行案件的相關數據,各分管院領導剖析了結案率不高的原因,并對審執工作落后庭(團隊)進行約談。會議要求,各庭(團隊)要從此次約談中受到觸動、補齊差距短板,緊盯辦案質效指標,力爭全院審執工作質效整體推進。
今年以來,棗陽市人民法院創新舉措,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對農民工工資、贍養撫養費等涉民生案件,建立綠色通道,強化集中執行;對涉房涉眾、涉執信訪等疑難案件,逐案研究、因案施策、全力推進;對涉企案件堅持善意文明執行,助力企業紓困,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廣泛運用司法拍賣措施,加大財產處置力度;用足用好罰款、拘留、限高失信、追究拒執等強制措施,切實將群眾的“紙上權利”變為“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