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心理減壓艙。
(相關資料圖)
陸林院士坐診。
心理大樓休閑區。
2022年,武漢市武昌醫院南湖院區心理大樓正式投入使用,一座集科技化、人性化、園林化和國際化于一體,融合醫療、教學、科研等多功能的門診住院大樓拔地而起。在這里,南湖院區精神心理床位將達到500張,規模位列我省綜合醫院首位。這也是我省綜合醫療機構中,首個專設心理專科大樓的醫院。
早在1988年,武漢市武昌醫院就成立了精神專科,前身為位于青山區的武昌鐵路醫院武東精神病院。2009年為支持武漢火車站建設,院區整體搬遷至武漢市洪山區珞獅南路,并正式更名為“武漢市武昌醫院南湖院區”。2013年,該院成立以大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臨床心理科。經過多年發展,該院精神心理科已成為省級重點專科、武漢市綜合醫院中規模最大的精神專科。
近年來,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求,武漢市武昌醫院在“建設國內一流、省內領先醫院,打造國際化區域醫療中心”的戰略目標指引下,全力建設“大綜合,強專科”的“新武醫”。“十四五”期間,精神心理科將瞄準國家級重點專科目標,打造區域精神心理專科品牌。
“立體花園式”醫院
為求醫者設計“留白”
隨著生活壓力增大、節奏加快,人們的精神、心理問題日趨突出。為貫徹落實“2030健康中國行動”、湖北省“323”攻堅行動,擦亮省級重點專科金字招牌,打造南湖醫療新高地,南湖院區心理大樓破土動工。
毗鄰南湖,濱水而建,該大樓是一座集科技與園林為一體的六層“立體花園式”門診住院樓。
一樓為門診診療區,設有北大六院陸林院士門診、大學生心理門診、青少年學習障礙門診、睡眠綜合征門診、行為成癮門診等,針對不同人群精細分診。同時還設有門診心理咨詢室、門診睡眠監測室、精神智力殘疾評定室、MECT治療室等。
逐層而上,每層走廊盡頭都留有十多平米的露臺,藍天白云下,南湖美景盡收眼底。
“這是醫院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專為求助者的‘留白’設計。”該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姜振東介紹,精神心理疾病求助者尤其需要與大自然接觸,放松心情。每層露臺或為花園、或為菜園。“心健康,新開始”志愿者服務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者”服務隊定期打理,以提供最優質溫馨的康復環境。
病房采用溫馨的木質材料,床頭掛著字畫或風景畫,猶如溫馨的酒店房間。姜振東說,“花園式”的醫院就是充分考慮精神心理疾病求助者的心身特點而作出的人文化設置,打造溫馨舒適的避風港灣。
五樓綜合康復治療區設有個體、團體、家庭心理咨詢室,并配備了心理觀摩室方便院內外的學習交流;同時還設有認知訓練室、虛擬現實VR治療室、經顱磁刺激治療室等豐富多元的物理治療室;此外,隔音效果極佳的音樂治療室也成了一大亮點。
臨床心理科目前配備專業醫師、護師、心理咨詢師、音樂治療師、康復治療師等,針對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診治,科室采用心理治療、物理治療、音樂治療、工娛治療、運動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治療手段,同時配合精準的藥物基因檢測及藥物濃度測定,共同助力青少年茁壯成長。
院士團隊坐鎮
醫療質量對標“國家隊”
在門診,“陸林院士疫后綜合征工作室”“陸林院士門診”,尤為引人注目。南湖院區心理大樓正式開業后,陸林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將不定期在此坐診、遠程會診,讓患者在此就能享受到國家級精神心理專家及心理團隊的優質服務。
202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計劃在武漢開設工作室,考察多家醫院后,決定在武漢市武昌醫院建設全國首家“陸林院士疫后綜合征工作室”。
次年,武漢市首家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在該院正式掛牌開診,主要針對青少年學習障礙、睡眠障礙以及網絡成癮、行為成癮等進行治療。
院士的選擇正是基于“心健康”網絡。十年來,武漢市武昌醫院相繼與武漢市45所高校建立 “平時預約、快速應急”的合作模式,對學生及普通教師普及心理疾病防治知識,并培訓學校專職心理教師識別心理疾病,建立“初級識別在學校,疾病治療在醫院,康復治療回校園”的聯動模式。年服務師生1.6萬余人,心理篩查1.2萬余人。
同時,該院與漢陽區、洪山區教育局搭建初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結合青少年特定年齡階段的心理活動特點,通過中西醫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個體、團體、家庭心理治療、音樂治療、模擬課堂訓練等系統治療模式,幫助有學習障礙的青少年成功回歸課堂。
“除了臨床,我們科研也對標北大六院,揚特長,補短板。”姜振東介紹,陸林院士團隊部分成員常駐武漢,與武漢市武昌醫院同步科研。目前,已合作6個項目,今年還將合作2個項目。合作以來,該院已發表多篇SCI文章,科研能力正加速提升。
組建湖北省心身醫學聯盟
抓牢科技興院的命脈
在武漢各大醫院中,武漢市武昌醫院的“雙心門診”令人耳目一新。“雙心門診”是基于臨床醫學新興理念“心身醫學”而設。患者既治療心血管疾病,又可治療心理疾病,大大提升診療效果。
該院副院長盧鈺介紹,該院在近年與陸林院士團隊、胡大一院士團隊合作中,將院士國際化的理念運用于臨床診療,依托綜合醫院優勢,將多學科協作診療(MDT)運用到治療精神心理問題上,取得較好療效。
作為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委單位,武漢市武昌醫院建立湖北省心身醫學聯盟,首批納入26家醫療單位遍布武漢市各遠城區以及襄陽、宜昌、黃石、恩施、竹溪等市州縣,基本實現省內全域覆蓋。該聯盟將長期持續派出專家下沉聯盟單位指導帶教,聯盟成員可到院進修培訓。
盧鈺表示,“這是為了順應大健康理念,讓心理干預融入到臨床診療中,最終受惠的還是群眾。”
科技是醫院發展的命脈,在追求治療理念與院士同步時,該院在診療設備上不斷提升科技含金量。
在心理大樓治療區,一臺“電腦”正播放著色彩斑斕的“動畫片”。這是該院在武漢市率先引進的兒童注意力測試訓練儀。姜振東介紹,兒童多動癥是一種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針對兒童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問題,通過采集兒童眼生理電信號反饋來評價及訓練兒童多動癥,并以行為療法為基礎,來改善兒童多動現象。”
針對現代人的壓力問題,該院還引進武漢市首臺智能心理減壓艙。除了有音樂治療外,艙內還有大腦氧療、語音指導、環境模擬,通過呼吸調整、意向放松、催眠放松,讓有失眠、焦慮等心理疾病的患者,在“睡夢中”治療。
“我們的診療設備等硬件已與北大六院無異,如此大的投入只為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該院南湖院區黨總支書記蘇亞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