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龔雨西)12月7日,程女士因停經8周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產科門診就診,檢查結果顯示為宮外孕,隨時有破裂大出血風險。在患者核酸結果不明的情況下,接診的產科主任范翠芳教授立即啟動孕產婦綠色通道,為其行急診手術,成功保住了生命。
當日下午,27歲的程女士到產科門診就醫,B超顯示其子宮右側附件有較大包塊,內可見卵黃囊及心管搏動。接診的產科主任范翠芳教授看到檢查結果后,確診其為右側附件異位妊娠,即宮外孕,且由于包塊較大并已有心管搏動,患者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右側輸卵管破裂而導致大出血甚至休克。范翠芳教授迅速評估病情并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認為她病情危急,開展急診手術救治刻不容緩。
由于患者核酸結果尚未出具,按照醫院疫情防控要求,范翠芳教授立即啟動新冠疑似孕產婦應急預案,通知科室人員開啟綠色通道,運送患者經特定通道入產科后,啟動急診手術準備,安排患者入住緩沖病房并完善相關術前檢查。
當天值班的產科鮑燕副主任醫師及胡敏博士,李星住院總醫師積極準備手術,在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部、產科及手術室的通力合作下,患者順利進入隔離手術間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晚上9點,在麻醉醫生的保駕護航下,范翠芳教授帶領團隊為程女士行經腹右側輸卵管切除術,10點10分,手術順利完成,出血量極少。術后患者核酸提示陽性,在疫情防控指揮部及醫療部的安排下,她通過特定通道被送往綜合隔離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據悉,急危重癥孕產婦多為突發、危急病情,嚴重危及母嬰安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對照妊娠風險評估表紅色風險所涉及合并癥對應的所有科室,組織產科、內科、外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新生兒科、輸血科、檢驗科等科室,成立危急重癥孕產婦MDT團隊,建立24小時救治綠色通道,形成以危急重癥孕產婦為核心的多學科診療模式。由產科主任范翠芳教授任組長,經評估科內討論是否提議急危重癥孕產婦MDT,醫療部統一協調組織相關科室快速組建MDT團隊,為危急重癥孕產婦提供快捷、個體化、規范、全程精細化管理,保障母嬰安全。
據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危重癥孕產婦MDT成立至今,已成功救治了百余例高危孕產婦,其中包括妊娠合并肺動脈高壓、膿毒性休克、顱內惡性腫瘤、急性重癥胰腺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多種需要“生死時速”救治的危急疑難重癥孕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