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李蘊靈 通訊員喻瑤倩、周謙)12月12日,記者從湖北省纖維檢驗局(以下簡稱“省纖檢局”)獲悉,為持續推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體系建設,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該局統一部署下,今年的系列執法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監管方式,在全省服紡領域深入推進“服務型監管”的執法模式。目前,紡織面料執法專項行動已圓滿結束。
據介紹,該行動以“監管與服務并重、處置與疏導結合”為指南,針對服裝用料企業反映的原面料存在的質量問題,省纖檢局聯動多家相關單位,通過大數據篩選和實地走訪調研,建立了全省紡織面料企業檔案,而后根據檔案信息重點突破企業關切的重要產品。
自5月起,省纖檢局在全省范圍內共計出動執法人員100余人次,檢查紡織面料的生產、印染、銷售、使用企業共21家。在重點抽查的大型面料生產企業、銷售企業中,共計抽查22批次,其中不合格14批次,包含實物質量3批次、標識11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纖維成份含量、標識。
“針對抽查行動中發現的產品標識問題企業,我們上門送標準、講法規,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一對一的電話指導,盡力幫助企業落實問題整改。”執法人員表示,行動結束后,省纖檢局建立“輕微免罰、事后回訪、靶向施治”的后處理機制,主動深入問題企業,指導幫助企業分析原因,對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技術指導規范。同時,執法部門還帶著相關政策文件上門普法宣傳,從源頭上避免違法行為再次發生。
省纖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省纖檢局著力推進“服務型監管”的執法模式,以服務為支撐,以監管為手段,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在執法過程中,遵循“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己任,讓監管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另悉,除紡織面料執法專項行動外,省纖檢局有關學生校服、絮用纖維制品的執法專項行動還在持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