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4日,湖北日報報道了洪湖深耕藕產業,研發新品種,提升藕品質,發力深加工,藕產業成為年產值20億元的富民產業,彰顯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勁動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這一論述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充分表明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重中之重,要堅持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家農林科學院深耕農業科技一線,協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圍繞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多措并舉拓寬脫貧村、脫貧群眾增收門路。正如湖北日報報道中提到,多部門聯合研發專用粉藕,以野藕資源為親本培育出“洪湖蓮藕一號”,產量是野藕的4倍。相關企業迅速搶占預制菜風口,每天下線10萬袋洪湖藕湯,成為冬季第一大熱銷單品,同時洪湖市力推“互聯網+蓮藕”模式,進一步推動三產融合,促使洪湖藕湯迅速搶占電商平臺流量市場,取得傲人銷售成績,讓洪湖藕湯獲得好“身價”。可見,鄉村特色農業發展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鄉村農業發展不僅僅能夠避免產品同質化,還可以依靠農業資源稟賦及區位優勢,激發鄉村特色產業內生動力,吸引畢業生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就業,實現鄉村特色產業集聚,推進農業與觀光采摘、健康養生、民族文化、休閑旅游等深度融合。增強“造血功能”,反哺當地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鄉村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若要做到產業興帶動百業旺仍有許多應做的更好的地方,譬如需要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向消費者提供高效營養農產品,延伸相關產業鏈,符合市場營銷規律。還需建設智能化、精準化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做到廢物資源循環利用,實現綠色種養農業發展持續模式。也要進一步完善基礎金融服務,增強農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普惠性。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實現鄉村振興步履鏗鏘,但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深度聚焦鄉村特色農業,搶抓優質資源,潛心開拓農民增收渠道,通過發掘鄉村多元價值,有效推動三產融合,終能繪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鄒凱(湖北宜昌)
責編:劉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