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謝慧敏、通訊員孫亞云)12月16日,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項目開工活動在武漢經開區舉行。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是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主要擔負華中地區洪澇災害救援等任務,救援范圍輻射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江蘇、河南等地區,成為應對重特大災害的“尖刀”和“拳頭”力量。
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是國家應對特別重大災害的專業性區域應急指揮中心和物資儲備、調運基地,主要承擔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時就近快速響應、組織專業救援、調運應急資源、協助災區實施專業指揮協調等任務,具備應急指揮、綜合救援、培訓演練、物資儲運等基本功能,確保以最短時間到達災區開展救援。按照“就近調配、快速出動、有序救援”的原則,目前,我國規劃建設了6個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
據悉,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總投資約10.35億元,由中央和省市聯合投資建設。建成后,實行應急管理部和湖北省雙重領導管理的方式,接受國家應急指揮總部及應急管理部調動,參與執行跨區域應急救援任務。
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分為武漢漢南主功能區和荊州洪湖水上救援訓練基地,建設突出航空救援、智慧救援等特色。漢南主功能區位于武漢經開區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規劃用地410畝,將建設指揮住宿區、室內訓練區、物資倉儲區、室外演練區和應急飛機停機坪等五大功能區,重點實現各種洪澇險情的實景訓練和航空仿真應急模擬救援訓練功能。其中,航空應急仿真模擬訓練館,為全國首創集航空救援、水域救援、水下救援為一體的綜合應急仿真訓練館,將通過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信息化技術等手段構建航空應急仿真模擬救援培訓環境,實現對飛行機組、救援機組和指揮人員的專業化、系統化培訓。
洪湖水上救援訓練基地則設置激流救援訓練場、洪澇災害實戰對抗綜合訓練場、靜水水域救援綜合訓練場等三處訓練場專題,能夠按照7天的演訓周期重點強化綜合模擬、實戰演練功能。其中,洪澇災害實戰對抗綜合訓練場,將針對堰塞湖險情、堤壩決口封堵、漫溢險情、崩岸處置等重大險情開展應急救援綜合訓練,其整體設計為全國首創。
據了解,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將在2024年6月全面建成。屆時,中心將常駐約300人、常態化訓練人員約500人、前方指揮部臨時駐勤人員50人,常年保障3至5架大型直升機駐勤,實現救援人員和物資最快一小時抵達。
“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背靠漢南通航機場,在執行跨區域應急救援任務時,救援人員和物資可以實現快速反應。”武漢經開區應急管理局介紹,為助力項目落地,目前,武漢經開區已對漢南通航機場進行二期擴建,將現有跑道拓展至2400米,并新建一條與現行跑道并行、長2400米的跑道,未來可停靠波音737系列機型、成為亞洲規模最大通用航空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