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位于新洲區徐古街許易村的農業產業園內,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街道新引進的金富樂生物公司,正緊鑼密鼓地建設新一代智能化、現代化食用菌種植生產工廠。
該項目一期擬投資4000萬元,預計明年6月份落成,正式投產運營后,可實現日產3萬袋杏鮑菇,帶動周邊200余名村民就業,徐古街的食用菌種植技術也將升級為第五代工廠化、周年化、標準化生產模式,不僅能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優化食用菌品種結構,拓展市場空間,延長產業鏈。
食用菌是革命老區徐古街的又一張靚麗名片,多年來,街道積極筑巢引鳳,當好服務企業、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為食用菌企業構建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平臺,推進食用菌產業升級提質。
“我2015年回鄉創業發展蘑菇產業,企業扎根徐古七年間,街道在土地流轉、行政審批、資金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強化了企業發展的信心。”金富樂生物公司負責人余樂表示,得益于徐古街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他繼續流轉許易村600多畝土地,打造智能化的食用菌全年生產加工車間,預計年產值可達4000萬元。
菌菇朵朵一路見證了徐古蘑菇產業從簡陋的地溝、菇棚到花園式的基地,從傳統的庭院式生產到現代化工廠化生產的全過程。目前,徐古街道共種植有10余個特色蘑菇品種,各類鮮品總產量超過2萬噸,行業產值過2億元,遠銷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一料三菇四用”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廣。街道也相繼獲得了“全國雙孢蘑菇之鄉”“全國首批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鄉鎮”等國家級榮譽。
做強特色產業的同時,徐古街立足“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特色農旅”的資源稟賦,堅持招商富街,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特色農業轉型升級。圍繞新徐路、桃花腹地公路,重點打造兩條新興產業發展帶。今年以來,已相繼就菌光互補發電、養老康養產業、紅色生態旅游及農業產業發展綜合體等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通過“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加快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徐古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孫學東介紹,下一步,街道將圍繞“服務有溫度、產業有深度、落實有速度”,找準招商引資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最佳切入點,續寫紅色土地的綠色發展新篇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通訊員涂婕葉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