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民間有諺: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茶在我國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茶的傳播,在最近一百多年達到高潮,茶葉市場持續增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處理好三種關系,才能確保茶業持久續航。
古茶樹與現代茶園相結合。隨著現代農業種植科技的發展,很多茶企建起了現代茶園。在夷陵區鄧村有座三峽茶谷茶旅小鎮,在那里,游客既可以就地觀賞還可以現場體驗采茶,炎炎夏日很多市民會把那里選做避暑勝地。天上瓊漿玉露,人間秀水天香。曾獲評省最美茶園的秀水天香生態茶園,四季涌碧蕩翠,基地嚴格按照現代茶園標準,幫助社員改造茶園6800多畝,該茶園采用物理防蟲技術,統一機械化修剪,統一管理,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這些現代茶園確實給當地茶農帶來了收益,消費者也買得放心、喝得舒心,但我們在提倡建立現代茶園的同時也不能讓高山野茶和古茶樹沒落下去。在云南,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以及適宜的氣候孕育了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在宜昌點軍區土城鄉穿心店村譚家嶺尚存有部分高山野茶樹,就在今年當地還舉辦了首屆野茶采摘節,但很多茶農都表示沒有什么銷路所以疏于對野茶樹的管理。那些歷經滄桑的古茶樹,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及經濟價值,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保護區建設,完善各級保護機構和保護法規等等,從而實現古茶樹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產品標準化與差異化結合。現代農業的興起也讓綠色種植理念普及開來,大型茶葉種植合作社采用的都是標準化種植模式。五峰是湖北省茶葉大縣,采花鄉是當地茶葉主產區,茶園7萬余畝,所產“采花毛尖”聲名遠播。近年來,茶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五峰縣在采花鄉啟動歐盟標準茶葉基地建設,主動謀變。建設歐盟標準茶葉基地,目標是通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嚴格控制農殘,讓消費者更放心。采花鄉7家茶葉合作社抱團成立采花鄉出口歐盟茶葉基地合作社聯社,統一購入生物農藥、有機肥料,在各村舉辦歐盟標準茶葉基地培訓會,為種植大戶講授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監測預警、物理誘殺等新技術。宜昌市農業農村局也致力于探索茶產品溯源體系,制定食品、衛生、質量等標準,規范引導,強化標準引領。在追求標準化的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探索差異化,提升茶企核心競爭力,避免同質化。在茶葉發展區,需要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以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合理利用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文物建筑,將茶文化、茶藝表演、民俗禮儀、風土人情融入茶產業。湖北赤壁青磚茶正是利用茶圣陸羽“茶和天下”的精神,充分展示了赤壁青磚茶這個有著數百載歷史傳承和積淀的品牌,以及青磚茶特有的茶文化、茶歷史、茶發展,在茶業發展道路上創造了不菲的成績。
傳統風味與創新風味結合。在中國,很多中老年在喝茶習慣上偏愛于傳統風味,但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很多茶樓和茶飲店也不再局限于綠茶、紅茶、烏龍茶等傳統風味,更多風味獨特的花茶、果茶應運而生,這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遠安縣旭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袋泡茶、杯泡茶等快消茶制品受市場青睞,該企業不斷推動產業鏈條延伸,逐步提升特色茶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水平,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目前該企業已在天貓、京東、抖音商城等24家電商平臺上架產品,據該企業負責人覃龍平介紹,“花果茶”等精加工茶制品產值在今年將突破2000萬元。該企業選用遠安本地產出的優質黃茶為基茶,創新研發了“海棠黃茶”這一與傳統黃茶泡法、口感完全不同的新品,以茶果“混搭”的方式為“遠安黃茶”開辟市場探索出一條新路。茶飲店在推出創新風味茶飲同時,也要注重給消費者打造安心、舒心的環境,既重視茶產品的顏值,也要加強品質管理,賦予茶產品更多文化內涵,聚力內涵式發展。
茶字拆開來,就是人在草木間,說的是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也闡明了加強茶葉產地生產性保護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確保茶業發展的旺盛生命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作為傳統的社交文化禮儀代代相傳,它是唐朝詩人的殿堂,更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飲。茶產業當以精立業,以質取勝。強化龍頭茶企的引領帶動作用,銜接鄉村振興,讓鄉村小茶葉真正成為茶農的幸福茶致富茶,使綠水青山真正造福百姓。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鄧玉玲(宜昌點軍)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