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疫情之下,“一老一小”等脆弱人群的醫療救治,成為“防重癥”的重中之重。
武漢全面擴充救治能力,增加發熱門診和床位,加強危急重癥患者救治;宜昌各地為“一老一小”感染者就診指定定點醫院,建立就醫優先的綠色通道;荊門為困難群眾送上藥品、口罩等“健康愛心包”,并要求確保準重癥、潛重癥以上患者就醫通道隨時暢通……我省完善部署實施醫療救治,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及基礎疾病合并新冠感染重癥發生率。
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以及孕婦幼童等,是醫療救治的重點人群。面對老年人“沉默性缺氧”,幼兒高燒驚厥等情況,許多醫生發出重要提醒。社會各界紛紛發出呼吁,將緊張的救治資源,更多向“一老一小”等脆弱群體傾斜,讓更緊迫、更需要的人獲得更及時的救治,護佑好脆弱的生命。
“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明確要求。筑牢保健康、防重癥的底線,牢牢托住每一個生命,更需要全省各地科學施策,強化醫院“主戰場”建設,加強醫療資源儲備整合,讓有限資源盡可能發揮最大的功效。特殊時期,不少醫護人員輕傷不下火線,我們更要關心關愛醫護人員,優化醫務人員防護措施,配足配齊醫療力量、救治設備和藥物,讓救治力量更持久、更堅實。
把脆弱人群保護好,做到“應治盡治”,對重癥、危重癥患者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實現“精準化”治療,攜手共進、抱團取暖,竭盡全力幫助脆弱人群安全度過寒冬。
(湖北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