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經武漢市人民政府同意,該市發改委聯合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研究出臺了《關于印發武漢市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旨在擴大養老托育服務供給規模,擴展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渠道,提升養老托育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托育服務需求。
武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據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武漢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將突破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14%,武漢市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資料圖】
隨著“全面三孩”和優化生育政策有效實施,嬰幼兒入托需求也日益增長。《實施方案》立足武漢市養老托育發展實際,將“一老一幼”工作系統考慮、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立足高質量發展戰略定位,全面布局構建具有武漢特色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
“‘一老一小’關系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既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武漢市發改委社會處負責人說。
3年后,武漢養老機構床位總數將達到6萬張
《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工作目標:到2025年,武漢市養老機構床位總數將達到6萬張,其中普惠性養老床位將超過2.1萬張,全市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保持在50張以上,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比例達到65%以上。每個區建設1—3家醫養融合康復服務中心,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專科比例達到70%以上。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均達到100%。
《實施方案》強調,武漢將構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體系,主要包括提升家庭照護能力,強化居家社區服務,提升公辦機構服務水平,推進普惠性服務擴容提質,推動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養老服務等重點任務。將打造融合創新的養老發展環境,主要包括深化醫養有機結合,促進康養融合發展,擴大老年教育供給,推動養老產業鏈提質升級,加強老幼友好環境建設等重點任務。將健全面向需求的政策體系,主要包括加強科學規劃布局,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加強用地保障,落實財稅支持政策,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等重點任務。
3年后,武漢市將基本形成政府保障兜底、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多層次、多樣化、多渠道的養老供給體系將更加完善。
3年后,街道(鄉、鎮)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將全覆蓋
《實施方案》內容涵蓋了構建多元化多層次托育服務供給體系、打造融合創新的托育發展環境、健全面向需求的政策體系、完善有力高效的監管服務體系等4方面的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后,武漢市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將達到4.5個,普惠性托位占比不低于60%。市級和14個區分別建立托育服務綜合指導中心,街道(鄉、鎮)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城鎮社區托育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50%,一定規模的新建住宅小區配套托育服務設施。“幼有所育”公共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
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和市衛健委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完善養老托育工作抓落實工作機制,把《實施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保障好“一老一幼”群體,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滿意度更可持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楊然 通訊員周鋼吳寶申 雷澤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