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欣)12月27日,一臺帶電作業機器人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一條10千伏供電線路的改造中投入使用,與帶電作業人員一起配合,實現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人機合作”帶電作業實戰操作。這也是湖北省首次實現“人機合作”的帶電作業,將更有效地在用電高峰期里保證城市居民家庭和企業不間斷正常用電。
目前處于冬季用電高峰期,為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12月27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對10千伏口創線進行線路改造,該線路覆蓋園區內30家企業,2000余戶居民。若按照傳統方式作業,需要停電約10個小時左右,會對園區內的企業和居民造成不便。此次不停電作業由人工與帶電機器人“合作”完成,整個作業過程不斷電,轄區企業和居民在“零感知”中就享受到了改造升級后的全新線路。
當天中午,帶電作業人員先通過絕緣斗壁車升至高空來到電桿的旁邊,檢測線路狀態,對其進行改造和強化。隨后,地面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屏幕操作帶電作業機器人,只見其機械臂高高升起,末端的操作器械就像人的手掌一樣,穩穩地將開關刀閘出線接到10千伏帶電的主線路上去。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工程部專責彭欣介紹,在此次帶電作業中,帶電機器人承擔接線工作的是其中最危險的部分,畢竟是10千伏的高壓線,此過程用人工操作的話,需格外注意安全距離并要佩戴好防護器具,以免被電弧擊傷。而帶電機器人本身的機器壁就是絕緣的,代替人工操作可以提高130%的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風險。在酷暑或嚴寒天氣狀態下,也可以減少人工勞動強度,更好更快地完成作業。
彭欣介紹,此次線路改造工作是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帶電作業機器人經過3個月的聯調聯試后,首次用于實際生產。今后,將會探索更多使用帶電作業機器人的場景,降低勞動強度和作業風險,提升帶電作業效率,進一步保障武漢市民家庭和企業用戶在用電高峰期里的穩定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