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6.2萬公里,位居全國第三位、中部地區第一位。在村村通瀝青水泥路的基礎上,我省率先在全國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通瀝青水泥路,提前實現“組組通”,一張廣覆蓋、惠民生、高品質的現代化農村公路路網基本形成。
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啟動“四好農村路”暢通聯通提升行動,推進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外通內聯、銜接順暢的農村公路網。“四好農村路”成為荊楚新名片——以大別山“紅色旅游路”、秦巴山“環庫生態路”、武陵山“清江畫廊路”和幕阜山“休閑旅游路”為代表的農村公路修到村頭、通到門口,解決農村出行難。據統計,我省已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3個、全國示范縣16個、全省示范縣39個、全省示范鄉鎮150個。
有路必管,有路必養。我省在全國率先將農村公路全部納入行業管理范圍,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據悉,全省每年投入農村公路管養資金超8億元,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優良中等路率達90%。農民因路而富、農村因路變美、農業因路興旺。我省還全面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推進“村村通公交”,鼓勵開行跨縣市的全域公交線路,群眾出行更便利、更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