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女主播”虛構身份信息,一人分飾兩角,分別以過生日、買衣服、買手表、開美甲店為由,精心編制“溫柔陷阱”騙取被害人李某某(化名)39710元。
被害人李某某是湖北省江陵人,2022年6月,他在江蘇打工時,閑暇時間瀏覽直播平臺,與直播平臺女主播互加微信好友后開始聊天,熟悉了以后,對方就要求李某某在直播平臺上面刷禮物。
隨后女主播便開始找李某某借錢,開始借了500元,過幾天就還了,漸漸地取得了李某某的信任。
掉入女主播精心編織的“溫柔陷阱”,受害人被騙(網絡配圖)
以談戀愛為由,讓李某某分別添加了兩個微信號,女主播本人分別飾演自己的爸爸和弟弟等角色與李某某聊天,不斷博取好感和信任。李某某也漸漸地掉入了她編織的“溫柔陷阱”,隨后便以開美甲店、過生日等各種理由要求李某某轉賬。
其間,李某某始終沒有見過女主播的真實面容,兩人視頻通話李某某也只能看見額頭,李某某多次要求線下見面,卻始終沒見到本人。
“因為我本來就不打算跟他談朋友,但是又怕他不高興并對我有所懷疑,我就只去約定見面的地方共享位置,再借口不理他。我根本就不想跟他見面,跟他共享位置之后,就是想讓他有念想,會跟我繼續轉賬。”女主播說。
在前前后后一共給對方轉了39710元后,女主播仍舊推脫見面,李某某才察覺到不對勁,便立刻報了警。目前,案件正在辦理之中。
檢察官提醒:在網絡交友過程中,要增強防范意識,最好是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了解對方。進而與對方開展進一步的交往。在涉及經濟往來時,應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匯款,一旦發現上當受騙應及時報警,也可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