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心血管病醫院)后湖院區心血管內科二病區,走廊掛起了火紅的中國結。穿梭于病房、醫生辦公室和護士站之間,病區負責人、該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周逸步履匆匆。“確實沒有過年的概念,能不能過年,要‘看運氣’。”周逸笑中帶著無奈。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心血管疾病往往發作突然,來勢兇猛,且夜間是心梗的高發期,威脅患者的生命。
“對于急性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救治必須爭分奪秒。”周逸說,因為要隨叫隨到,工作20多年來,新年幾乎全在醫院度過。今年疊加了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任務更為艱巨復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早晨8點,周逸已開始查房。“過年在家做事要悠著點,別勞累……”周逸叮囑一位近期將出院的患者,并送上新年祝福。
“查房時總忘送上新春祝福,因為除夕和工作日一樣。”周逸不好意思地說。
周逸為一位老人檢查完后,老人感慨地說:“你們醫生好辛苦,疫情把你們搞辛苦了。”
在周逸看來,只要能挽救生命,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過去兩三年,在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的帶領下,心內科冠脈團隊鉆研苦練國際上先進的高危冠心病患者(CHIP)的優化介入治療技術,在2022年用該技術挽救了60余高危復雜冠心病患的生命。
“因為受限于技術手段和理念,這一類患者以往的死亡率高達50%,我們掌握了這個技術,就給了病人希望。”周逸介紹,
在該院眾多科室數十個新技術新項目評比中,該技術獲得唯一的一等獎。這也成為周逸2022年最難忘的一件事。
介入手術室,是周逸的另一個“戰場”。上午10點半,周逸穿上足有30斤重的鉛衣,系上鉛質圍脖,走進手術室。
介入治療是心血管疾病診治的重要手段,手術使用的是X射線。鉛衣猶如鎧甲,用來減少手術中X光機對身體的輻射,但無法完全避免輻射,周逸有時一穿就是一整天。
結束幾臺手術,周逸整個后背都汗濕透了。“真的是看運氣,有時病人扎堆,還遇上疑難的。”
提起飄香的年飯,家人的歡聲笑語,周逸一笑了之;“我是心血管病醫生,生命至上,分秒必爭。”
據悉,作為武漢地區最大的心臟病介入治療中心之一,武漢市中心醫院為急性心梗等突發急性胸痛患者最大程度優化就醫流程,開辟了快速救治綠色通道,心血管內科專門成立了十余套“手術專班”,24小時輪流值守,確保每一個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余瑾毅 通訊員馬遙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