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21日,農歷大年三十,正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然而,為了保障通信網絡暢通,張琦和他的團隊依然奮戰在通信網絡保障一線。
作為一名中國電信集團級云維護專家,張琦已經連續五年堅守崗位,和同事們一起擔負起春節期間涉云項目的保障支撐任務。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確保“武漢12345市民熱線”7*24小時接聽暢通。
“武漢12345市民熱線”是黨委政府的總客服,是政府聯系市民的重要紐帶。1月21日上午10時,極目新聞記者走進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智能云網調度中心時,張琦和同事們正緊盯著電腦屏幕對熱線云平臺進行巡檢,比對監控指標數據和變化趨勢,確保平臺穩定運行。
“24小時待命、故障告警5分鐘內響應、2小時定時巡查一次。”張琦向記者介紹道,針對12345市民熱線云平臺,他們專門成立了一個五人組成的運維保障團隊,春節期間,團隊采取四輪班制,確保7*24小時監管不間斷。
負責“武漢12345市民熱線”網絡保障工作以來,讓張琦記憶猶新的是,2022年春節前夕,撥打熱線咨詢返鄉防疫政策的話務量激增,每天的呼叫量升至三萬多,較平時翻了三倍。春節前兩周的一個周五上午,業務量不斷增加導致數據庫超負載,一時間,市民電話打不進來,訴求也無法記錄。接到故障處理任務后,張琦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通過主備平臺切換優先進行了業務恢復;隨后緊急向數據庫專家求援,問題會診、網絡優化……六個多小時后終于定位解決了問題。
今年,更多的人選擇回家過年。“從去年10月開始,我們持續三個月對‘武漢12345市民熱線’云平臺做了擴容工作。”張琦說,“同時,我們還采取了雙平臺運行的措施,即一個主用平臺和一個備用平臺。假如主用平臺出現故障,5分鐘之內就可以把業務切換到備用平臺去。去年12月底前,備用平臺的優化升級工作也已完成”。
這個春節,除了“武漢12345市民熱線”外,張琦和同事們還承擔著武漢市衛健委和武漢市武昌醫院的云網保障工作。“開病歷、打發票、拍CT……這些都需要云網支撐,與民生息息相關,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張琦說。
談及家人,這些年來,張琦也心存愧疚。張琦的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正是需要家人多陪伴的時候。連續幾年的大年三十,張琦都堅守崗位,保障著萬千家庭通信業務穩定,今年也不例外。在這闔家團聚的日子,不能在家好好陪陪老人孩子,這讓張琦多少有些遺憾。
“這么多年,我也習慣了,只要在這個崗位一天,就一直做下去。”張琦笑著說,“孩子們為爸爸感到自豪,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