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視頻制作:何琛、周嬋
一到冬天,武漢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菜苔。而所有的菜苔品種中,武漢地標性農產品洪山菜苔占據著絕對的C位。
洪山菜苔俗稱“紅菜苔”“紫菜苔”,其莖葉紫紅,質嫩味甘,風味獨特,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種植歷史,曾被皇家封為“金殿御菜”,作為楚地特產被列為貢品。時至今日,洪山菜苔仍是武漢一張響當當的城市名片。
物以稀為貴。洪山菜苔原產地位于洪山區石牌嶺西路一號,面積只有80畝;發源地位于寶通寺,面積更是不足10畝;一年只能種一季,產量極其有限。為了保護發展好洪山菜苔,2006年,洪山菜苔產業協會成立,實行統一品控、統一栽培、統一農資、統一質量、統一品牌,全鏈條保障產品品質。
洪山菜苔陸續在洪山區先建村、蔡甸區、江夏區、新洲區等地設立推廣基地,通過種苗培育,用科技指導菜苔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產量不斷增加。2022年,洪山菜苔武漢年產量達到8600噸,年產值達1.6億元。
隨著產業的優化升級,洪山菜苔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榮膺“中國馳名商標”“荊楚優品目錄產品”“湖北省二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并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殊榮的蔬菜品種。2021年,洪山菜苔被認定為“武漢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