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口服液生產線。 (通訊員 夏正鋒 攝)
窯雞王生產線。 (通訊員 夏正鋒 攝)
(資料圖片)
春節“不打烊”, 奮戰“開門紅”。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咸寧上下正以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作出“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咸寧注釋。
小小金銀花“長”出大產業
真奧去年稅收過億 今年沖刺兩億
1月27日,咸安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真奧金銀花藥業有限公司廠房內,7條灌裝生產線馬力全開,滿負荷運轉。
“一上班就領到了大紅包,謝謝老板!”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李珍明站在流水線旁,將一盒盒金銀花口服液先碼好,接著一一放入身后包裝箱內。
金銀花口服液生產共有10多道工序,從金銀花進入提取機器的那一刻,直到灌裝成瓶,整個過程中,藥液都在管道中輸送,不接觸人工,不暴露在空氣中,防止藥品污染……成瓶后質檢、包裝等,則需要人工。
李珍明37歲,家住咸寧火車站附近,是去年10月真奧金銀花藥業新招的員工,主要工作是將流水線上的產品打包裝箱,“我們這個班組9個人,初四、初六都在加班,從早上8點半,一直干到下午4點半。”她說,去年12月以來,車間里特別忙;春節期間大家輪流加班,工資是平時的3倍。
“我手上這種金銀花口服液,目前市場行情很好。”她介紹。
真奧金銀花藥業總經理助理、行政副總經理毛志海介紹,春節期間停產3天,正月初三復工,初四恢復到正常產能,每天生產金銀花口服液150萬支。春節期間共生產550萬支,產值2750萬元。“近期訂單增加,一季度生產排滿了。公司原有員工230人,臨時新招190人,全員上崗24小時三班倒,人停機不停。”
作為我省重要醫療物資生產保供企業,真奧金銀花藥業還將通過委托加工、改造瓶頸工序等方式,將金銀花口服液產能提升至每天200萬支以上。
金銀花口服液多年前投入市場,但一直不溫不火。2017年啟動技改,改良提取方式,更換非糖輔料,改進口感,提升質量……
通過價格談判,該藥成功進入醫保目錄。疫情期間,作為中成藥列入隔離人群和兒童預防用藥、定點醫院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居家治療推薦用藥等,銷量大增。
小小金銀花,迅速長大。2021年,公司產值3.3億元,營收3.13億元,稅收近5000萬元。2022年,產值8.64億元,營收5.16億元,稅收1.02億元。
市場需求較旺,但產能不足。擴大產能迫在眉睫。
毛志海介紹,去年8月動工興建一座智能化立體倉庫,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投資近5000萬元,正在抓緊裝修,即將投用。今年1月開工建設4條全自動軟包裝生產線,投資1.2億元,正在開挖基坑、鋪設管網,預計下個月設備到位,3月可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金銀花口服液10億支,有望實現產值20億元、稅收2億元。同時,與赤峰維康生化簽訂布洛芬委托生產協議,全力保障布洛芬等藥品供應。
“單一藥品熱銷,只是企業發展‘起跑線’。我們的目標,是用3至5年時間,將產業規模做到50億元!”談起公司發展前景,真奧集團董事長李細海信心滿滿。
窯雞王:訂單式生產
3萬盒預制菜賣空
“對于我們餐飲行業,春節是市場復蘇消費旺盛的有利時機,當然不能放棄!”
1月27日上午,在位于咸寧鳳凰東路的湖北窯雞王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生產主管楊奇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公司僅除夕放了一天假,其余6天正常生產,共制售窯雞1.8萬只、預制菜3萬盒,全部賣空。
楊奇老家在湖南長沙,春節還沒過完,正月初五提前返崗,“公司共有82名員工,近半員工春節加班。”他說。
窯雞王在全國有1000多家連鎖店,其中,咸寧布局3家。湖北窯雞王成立于2017年12月,在咸安經濟開發區租賃廠房生產,面積約2000平方米,目前建成兩條生產線,分別生產窯雞和鴨脖、鴨架等預制菜,直供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153家連鎖店,采用訂單式生產模式,線上銷售,線下送貨。
2022年,該公司共生產窯雞近200萬只、預制菜250萬盒,營收約1.5億元,今年瞄準2億元。
43家企業9188名職工
7天創造6億元產值
咸寧市經信局1月29日調查摸底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市43家規上工業企業春節“不打烊”,9188名職工堅守生產一線,7天創造產值逾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億元。
在嘉魚,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5200人堅守生產一線,共生產鋼材9萬噸,產值約3億元。
在赤壁,華潤電力、華潤燃氣、華新水泥、長城炭素等7家企業不停產、不停工,產值1.4億元。
在崇陽經濟開發區,18家企業2300余名員工奮戰7天,創造5000萬元產值。
正月初七,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全市617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工復產,較去年同期增加27家;預計到正月初十,933家企業開工復產,為今年一季度“開門紅”打下堅實基礎。
截至2022年底,咸寧共有規上工業企業1023家,其中,新入規企業99家。年初召開的咸寧“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新入規企業80家。
奮戰“開門紅”,服務保障是關鍵。春節前走訪活動中,咸寧收集今麥郎飲品、彰宸科技等15家企業反映的融資需求,全部反饋給有關部門和各金融機構,全力做好對接服務;春節后,組織壹嘉制衣、溫氏佳豐食品等11家用工短缺企業,參加“春風行動”,保障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