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庫內樹林密布
糧庫大門
胡某宇遺體發現地距離致遠中學直線距離不足300米。胡某宇究竟是如何進入廢棄糧庫內,并縊吊在那里的,目前原因依然成謎。
【資料圖】
近兩天,極目新聞記者對糧庫周邊進行了實地探訪,剛靠近糧庫大門便聽到犬吠示警,顯示里面有人值守。
糧庫內已有人值守
1月30日晚,極目新聞記者從胡某宇生前就讀的致遠中學出發,向東南方向,沿著一條土路前行,途中有一條岔路通往金雞山上的糧庫大門。
在通往糧庫的路邊,有一處工地和一個木材加工廠。記者剛剛靠近木材加工廠,就傳來了狂吠聲,前行200多米,便是糧庫大門。記者到達糧庫大門附近,看到糧庫大門緊閉,內設有帳篷,有人員值守。
一名民警出來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糧庫是保密單位,外面人員不能隨意進入,如果非得進入需要有相關審批程序。
院墻發現攀爬痕跡
第二天上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來到糧庫大門附近探訪,看到現場被拉起了警戒線,有多位民警在值守。記者遠遠看到,警戒線內靠近糧庫圍墻的空地上有大片土堆,目測土堆最高處有五六米,已經非常接近圍墻頂部。
有知情人介紹,在糧庫一側院墻發現有攀爬、翻越痕跡。圍墻外有施工堆積的沙土,人可翻越進入。據封面新聞報道,記者逐段登上沙土頂部探查,發現旁邊的糧庫圍墻最低處都有三四米高,一些區段甚至有四五米高。圍墻外面的沙土堆高低不同,但從頂部距離圍墻頂部都有兩米以上的距離,且沙土堆與圍墻之間有雜樹、荊棘。記者從落差最小的沙土堆處,攀著樹枝試圖爬上圍墻查看,發現院墻內側落差高達四五米,普通人無法跳躍下去。
在土堆不遠處,有多戶人家居住,其中一位居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他的印象中,此前糧庫的管理似乎并不嚴,“此前還是有附近村民進過糧庫的。”
當天,極目新聞記者穿越糧庫東側的一條鐵路線,再次登上一個緊鄰糧庫的金雞山山頭,此山頭位于糧庫的西南方向。此前該區域疑似曾被多次搜尋,山頂的灌木細竹等已被清理。記者發現,糧庫一棟疑似辦公樓的建筑物,和記者所在山頭相距僅僅數米遠,且辦公樓和山體之間沒有被圍墻隔開,從山上可以直接進入糧庫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