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 (通訊員 王韜、熊九龍)“春種秋栽袋料,在隨州是我們的獨創。”近日,湖北隨縣殷店鎮塔兒山菌業種植專業合作社香菇大棚內,負責人李金國一邊察看香菇長勢,一邊介紹:“一袋春種秋栽菌棒能賣11元,比傳統種植的春、秋栽多賣2元,今年合作社20萬袋春種秋栽菌棒可創收220萬元。”
提起春種秋栽的種植歷史,李金國仍心有余悸。時間回到2013年,那時的李金國意氣風發,一次種了18萬袋香菇,不料被高溫燒爛17萬袋,虧損40多萬元。面對打擊,他重振旗鼓,翌年引進浙江香菇品種,沒曾想有2萬袋沒出菇。痛定思痛之余,李金國決定自己做品種試驗,同年試種15萬袋春種秋栽,這次一舉成功,賺回前兩年的虧損。
自此以后,李金國開始向村里及周邊菇農傳授春種秋栽種植核心技術,由合作社提供場地、設備、技術,并集中制棒,鼓勵菇農擴大種植規模,如今,合作社共種植100萬袋香菇,其中入駐菇農的菌棒就有60萬袋。
“在這里種菇,相當于給香菇裝上了智能管家。”入駐菇農池元取說,在手機上就可以實現對菇棚溫度、濕度、日照等關鍵因素的實時調節,出菇產量、質量大幅提升。他家今年種了5萬袋香菇,凈收入30萬元。
“一人富不是富,能帶動鄉親創業增收才是關鍵。”在帶動農戶發展香菇產業的同時,李金國還通過合作社為本村及周邊村民提供勞動就業崗位63個,其中脫貧戶20余人,每年為其增收2至3萬元。
一業帶動,百家興旺。香菇產業的強勢崛起,得益于殷店鎮黨委政府多年來不懈地支持和引導。該鎮積極開展外出考察學習活動,支持當地“土專家”、企業對袋料香菇種植技術進行改進,還出臺了扶持政策,引導菇農發展規模化種植,扶持大戶及香菇種植企業做大做強。
袋料香菇作為殷店鎮的支柱產業,如今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門路。該鎮擁有大型菌種廠5家、大型集中制棒基地6處、菌種生產專業戶200余家,有食用菌專業村30個。全鎮袋料香菇年種植人家達13000余戶、7800萬袋,種植數量在10萬袋以上的有20余戶。2022年殷店香菇產值達10億元,干香菇出口創匯超2500萬美元,產品遠銷香港和東南亞等地。
殷店鎮大力推進“特色農業提質”工程,催發特色產業優勢更優、勢頭更強,全鎮香菇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隨縣‘兩會’的勝利召開為我們擘畫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今年,我們將繼續壯大香菇產業優勢,打造隨北香菇走廊重要一環,力爭香菇種植規模突破9500萬袋。”殷店鎮黨委書記李發軍說道,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將進一步激活社會化服務體系,以“兩香一油”為主、蔬菜瓜果種植、畜牧養殖等產業為輔,全力打造特色農業重點區,為“強縣工程”作出殷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