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翟勝華、鄧婷)孝南區堅持標本兼治常管長嚴,把創新城市治理作為“五城同創”的基礎工程,統籌“三項治理”,以創促管,以治促創,不斷提高創建精細化、規范化、常態化水平。
實施綜合治理,加固功能底板
春光明媚,老澴河一灣碧水,波光粼粼。沿岸花木蔥蘢,一步一景,親水步道上游人三三兩兩,展現出溫婉雅致的水鄉園林風情。
(相關資料圖)
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孝南區投資額150億元,清淤68萬立方米、岸線整治16.8公里、綠化景觀74萬平方米、沿河道路配套15公里。
孝南區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五城同創”工作的重要內容,統籌做好相關規劃,切實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和防災減災能力,把孝感打造成城水共生、生態宜居、健康美麗的海綿城市典范;把建設中華孝文化名城作為“五城同創”的重要目標,加快老碼頭遺址公園、三軍臺古橋修復和文昌閣重建等文化項目建設,打造“孝感天下、情潤山水”的文明城市名片;把實施老澴河治理工程作為“五城同創”的重要任務,打造城市景觀軸、會客廳、親水帶、新片區。
開展專項治理,補齊管理短板
整治馬路市場12個、三無小區403個、背街小巷485條,清理垃圾死角71處、牛皮癬6563處,規范占道經營1.9萬處,整治七小行業2800多家,拆除違建1814處、面積4萬余平米,油煙凈化設備安裝率達到100%……
一組組數字的背后,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城市的亂象痼疾,還有一樁樁群眾的“身邊小事”和“心頭大事”。
孝南區針對短板弱項,瞄準環境“臟”、市場“亂”、硬件“差”、交通“堵”、生態“污”等難點痛點問題,開展“N”個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八小行業”整治、“拆違”“清圍”、病媒生物防制、農貿市場、弱電整治、占道經營和游攤游販整治、沿街立面和廣告清理整治、公廁達標整治、河砂場整治、活禽宰殺攤點整治、集鎮環境和村灣人居環境整治等,一錘接一錘,一環扣一環,一項項排查,一件件整改,確保全達標硬達標。
城管隊員開展巡查執法
夯實基層基礎,鍛造治理長板
一個井蓋破了、一盞路燈壞了、一個垃圾桶垃圾外溢,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實是關涉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群眾“身邊事”。
在廣場街道園林路社區,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哨聲”。園林路社區強化“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行“路長吹哨,專班報到”“巡查吹哨,監管報到”“居民吹哨,三方聯動”多元響應,在前置發現問題、主動處置問題、“緊盯不放”問題上下足繡花功夫,將精細管理落實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時段?!拔覀兝梦⑿殴ぷ魅海瑫惩ㄐ畔⑶?,以街道總調度、社區主協調為樞紐,形成上下貫通、條塊協作、左右聯動的街區管理立交橋。群眾隨手拍,我們及時辦,按照‘案不壓卷,事不過夜’的責任要求,形成一個問題處置閉環?!睆V場街道園林路社區熊維文說。
孝南區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創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基層治理。推進綜合執法改革,明確一支隊伍管執法,整合下沉執法力量,使基層事有人管、有人管事、有權管事。深化基層組織建設,持續把網格、物業管理、黨員下沉和志愿服務做實,完善“五社聯動”機制,組建“小巷管家”等志愿隊伍,開展日常巡查治理。開展“孝文化”了愿行動,用“微孝”點亮“微笑”,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園林路社區干部清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