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張玉琴)近日,武漢市江岸區針對建筑工程夜間施工許可事項制發了《“智能審批+智能監管”實施辦法》,該事項成為全省首個“審批+監管”全流程智能操作的行政許可事項。
根據該實施辦法,“江岸區智能表單”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線,可以實現夜間施工許可在線即時辦理,施工單位可在有需求的任何時間點進行申請——
申請表單“智能填”。線上填報階段,申請人通過“江岸區智能表單”微信小程序在線提交建筑工程夜間施工申請,后臺通過調用“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信息,自動帶入工程名稱、建設單位等相關信息及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實現部分申請表單免填寫和材料免提交,既簡化了流程,又提高了準確度。
材料要件“智能辦”。根據夜間施工許可申請前應取得“夜間連續施工作業證明”的要求,申請人提出申請,該區建設局通過小程序接收信息并采取“自動生成證明”“系統推送”的方式,對建設項目進行連續作業的需求提出確認意見,實現要件獲取“智能辦”。
再來一單“智能查”。針對夜間施工許可時限短、重復辦的特殊需求,程序設置智能審查及“再來一單”功能,自動對審查要點進行核查,提升審批效率。
做好審批,更要做好監管,夜間施工涉及噪聲污染問題,施工單位必須履行相關承諾和要求,確保施工場界噪聲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夜間施工許可“智能審批+智能監管”系統在審批決定作出后,該區行政審批局將審批結果通過武漢市審管一體化平臺即時推送至監管單位,監管單位開展事后監管,強化監管的便利度、時效性和有效性。
武漢市漢口醫院心肺康復大樓項目建設單位作為江岸區夜間施工許可“智能審批+智能監管”首家受益單位,當場體驗了智能化的高效、便利。申請人提出申請,江岸區建設局和江岸區行政審批局線上聯動,實現申請網上受理,數據后臺流轉,在線核發建筑工程夜間施工審批表。整個過程只需要十幾分鐘,相比以往需要1個工作日以上,企業帶著蓋章確認的材料現場確認,大大減少了企業跑部門和審批等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