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訊(記者嚴芳婷)2月10日,武漢市召開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市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發展目標。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武漢將建成創新引領的全國一流知識產權強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件,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500件;每萬戶市場主體有效注冊商標量達到2800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達到300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以上。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五項預期性指標集中體現了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件。這項指標,是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與當地常住人口數量之比,是知識產權創造質量的直接體現。高價值專利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等五類發明專利。截至2021年底,武漢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4.46件。
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500件。這項指標,是指當年通過巴黎公約途徑或PCT國際專利申請途徑向國外申請發明專利并獲授權的數量。設置這項指標,可推動突破“卡脖子”技術,提升武漢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
每萬戶市場主體有效注冊商標量達到2800件。這項指標,是有效注冊商標數量與市場主體數量之比,反映了全社會市場主體活躍度,且更加體現市場主體品牌保護意識。截至2021年底,武漢市每萬戶市場主體有效注冊商標量為2631件。
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達到300件。這項指標,是指根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或《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的規定,在馬德里聯盟成員國間進行商標注冊申請的數量。反映了市場主體海外競爭力。截至2021年底,武漢市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為233件。
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以上。這項指標,是當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是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貢獻度的綜合體現。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規模達到規定的標準,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
到2035年,武漢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水平、服務能力、開放程度等關鍵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知識產權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顯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強市基本建成。